<ul id="6w2cq"><pre id="6w2cq"></pre></ul>
    • <strike id="6w2cq"></strike>
      <samp id="6w2cq"></samp>
    • 首頁 > 健康生活 > 正文

      健康中國 行動起來

      日期:2025-04-21 11:07:16   來源:   點擊:
        【記者觀察】 
       
        4月14日,《全國愛衛會關于將健康體重管理行動等3個行動納入健康中國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發布,健康體重管理行動、健康鄉村建設行動、中醫藥健康促進行動被納入健康中國行動,并明確了各項行動到2030年的目標。至此,我國在2019年7月啟動的健康中國行動升至18項。
       
        健康中國行動,倡導“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激發居民追求健康的熱情,養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點的健康生活方式。時隔6年,為何新增這3項行動?如何實現行動目標?推進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什么困難?記者就此展開采訪。
       
        健康體重管理:“小切口”應對慢病防控“大工程”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率為34.3%,肥胖率為16.4%;6歲至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為11.1%,肥胖率為7.9%。
       
        “整體超重肥胖形勢不容樂觀,亟須加強干預。”中國疾控中心慢病和老齡健康管理處處長賴建強指出,體重異常特別是超重和肥胖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癥等慢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參與健康體重管理行動制定的賴建強表示,將健康體重管理行動納入健康中國專項行動中予以積極推動和倡導,可以借助體重管理“小切口”,實現慢病防控關口前移的“大工程”。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舉行的民生主題記者會上,國家衛健委主任雷海潮曾用7分鐘來談體重管理的重要性,“國家喊你來減肥”一度沖上熱搜。
       
        “從‘肥胖防控’到‘體重管理’的轉變,意義非同一般。”賴建強表示,這是從以“疾病”為中心到以“健康”為中心的變化,呼吁公眾重視健康管理。
       
        合肥師范學院的李同學身高186厘米,體重接近100公斤,體檢顯示中重度脂肪肝、尿酸偏高,他母親為此非常焦慮,也很后悔:“我們以為孩子就要吃好喝好,讓他形成了喜好肉食、甜食、零食的習慣。”
       
        這也是健康體重管理行動對家庭發出明確倡議的重要原因——在參與制定政策的多位專家看來,家庭是落實健康體重管理行動的最佳載體,要強化父母是兒童健康教育第一任老師的責任。
       
        “來一次全家總動員。”賴建強建議,將健康體重管理作為家庭生活新理念,倡導吃動平衡、“三減三健”等健康理念,鼓勵家庭成員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定期測量體重、腰圍并加強相互提示,降低聚集性家庭肥胖風險,逐步養成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
       
        不僅要進家庭,健康體重管理行動還要進社區、進醫療衛生機構、進機關企事業單位、進賓館、進餐館食堂……《通知》要求,健康體重管理行動將引導全生命周期全人群對體重進行健康管理,還特別關注了重點人群——孕產婦、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學生、職業人群、老年人和相關慢性病患者,國家衛健委、全國愛衛辦、教育部等16個部門參與其中,推動提升群眾的健康理念,共同營造體重管理的支持性環境。
       
        近年來,“小胖墩”“小眼鏡”等健康問題引起廣泛關注。
       
        “實施學生體質強健計劃,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開展兒童青少年合理膳食、主動運動和心理干預等保健工作。”賴建強表示,全國愛衛辦、教育部、國家衛健委等十多個部門將承擔相應任務,打造“能出汗的體育課”,開展學生“班級賽”,科學精準地提升學生體質。同時,進一步增加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場所數量和覆蓋范圍,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向公眾免費或低收費開放。
       
        “鼓勵有條件的三級綜合醫院、兒童醫院、中醫醫院(含中西醫結合醫院、少數民族醫院)設置體重管理門診。”近日,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印發《關于做好健康體重管理門診設置與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局屬(管)、省(區、市)屬的綜合醫院、兒童醫院、中醫醫院,到2025年6月底前,要基本實現體重管理門診設置全覆蓋。
       
        統籌推進、久久為功,2030年目標才能得以實現——體重管理支持性環境廣泛建立,全民體重管理意識和技能顯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參與、人人受益的體重管理良好局面基本形成,人群超重肥胖上升趨勢初步減緩,部分人群體重異常狀況得以改善。
       
        健康鄉村建設:縮小城鄉健康差距的關鍵
       
        2024年,中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結果顯示:城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34.74%,農村居民為29.11%。
       
        “與往年相比,城鄉居民健康素養的差距進一步縮小,但仍有一定差距。”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健康和人口發展戰略研究院首席專家賀丹指出,當前,我國農村地區還面臨多重健康挑戰,優質醫療資源過度集中于城市,鄉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條件和能力不足,運行活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聚焦鄉村主要健康問題,健康鄉村建設行動被納入健康中國行動。“這絕非政府的‘獨角戲’,個人與社會均應與之協同作戰,提升鄉村的整體健康水平。”賀丹認為。
       
        《通知》明確,到2030年,城鄉居民健康素養和健康水平差距明顯縮小;農村地區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日益普及。
       
        “這離不開社會組織層面‘健康自治’的推進。”賀丹指出,要充分調動村委會、志愿者與社會組織的力量,加強農村地區家庭健康指導員隊伍建設,開展衛生健康政策宣傳,普及健康知識,并組織各類鄉村體育賽事活動。村委會可將健康、綠色理念融入村規民約,激發村民自治的內生動力,深層次構建健康治理“共同體”。
       
        對村民而言,從“被動治療”到“主動健康”,這將是一次質變。長期致力于人口高質量發展研究的賀丹表示,近年來,很多地區村民的健康素養提升得很快,養成了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合理膳食、戒煙限酒,積極參與定期體檢、傳染病防控等。
       
        賀丹提醒,“一定要主動通過官方渠道,定期獲取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救助等政策,以備不時之需”。此外,有必要學習掌握基本的心肺復蘇、創傷處理等急救技能,并科學管理家庭用藥。這些看似簡單的舉措,實則是健康管理的“第一道防線”。
       
        在一些經濟較為落后的農村地區,青壯年大都外出務工,留守老人、兒童居多。對此,賀丹表示,要加強對農村地區老年人、婦女、兒童等重點人群的健康關注和照護,推動健康孕育、新生兒疾病篩查、兒童青少年肥胖與近視防控、農村適齡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檢查、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公共衛生服務,進一步提升農村地區公共衛生服務質量。
       
        近年來,我國建立健全全國防止因病返貧動態監測系統,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和突發嚴重困難戶是重點監測的“三類戶”。
       
        “這也是健康鄉村建設重點關注的人群,政府要研究制定健康鄉村建設監測指標體系,及時調整和優化政策措施,健全防止因病返貧致貧監測和幫扶機制。”賀丹介紹,《通知》鼓勵商業健康保險和醫療互助發展,引導慈善力量依法依規參與,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因病返貧致貧的底線。
       
        中醫藥健康促進:普及中醫藥健康知識和中醫保健技能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以其“簡、便、驗、廉”的獨特優勢,深受百姓信賴。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朱立國坦言,當前老百姓對中醫藥健康知識的掌握度和認同度,尚有很大提升空間。
       
        來自國家衛健委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為24.62%;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設置中醫臨床科室的比例為91.37%,三級婦幼保健院設置中醫臨床科室的比例為90.83%。
       
        對此,中醫藥健康促進行動提出了怎樣的行動目標?《通知》明確,到2030年,中國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達30%;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和三級婦幼保健院設置中醫臨床科室的比例達95%。
       
        近年來,八段錦、五音療愈、順時養生等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百姓主動學習、獲取和應用中醫藥養生保健的能力在增強,甚至具備了一定的甄別能力。”朱立國說,有些百姓逐漸做到了“飲食有節”“寓養于膳”,積極了解艾灸、拔罐、刮痧、穴位按摩等中醫養生保健技術,提升身體素質。
       
        “夏至是盛夏的起點,萬物繁盛至極,是冬病夏治的好時機。‘三伏貼’是源于明朝一個古方,叫天灸,主要以白芥子為核心,加上干姜和一些溫通的藥物,組成一個外用的劑型。”2024年6月21日,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在國家衛健委組織的“時令節氣與健康”的首場發布會上介紹。
       
        二十四節氣準確反映了自然節律變化,是影響人體健康的重要因素,順時養生是中醫藥文化的精髓之一。因此,國家衛健委去年啟動“時令節氣與健康”系列發布會,并將之列入2025年該委為民服務的8件實事之一。
       
        朱立國認為,中醫藥健康促進行動可以把中醫藥健康促進融入健康家庭建設,依托家庭健康指導員隊伍、志愿者隊伍等傳播中醫正確養生理念、普及中醫藥健康知識、傳授中醫保健技能。
       
        但在生活中,各種科普知識水平參差不齊,魚龍混雜,甚至有人借健康講座帶貨,騙人錢財。對此,國家衛健委在官網開設“健康科普辟謠平臺”,公眾可以登錄該平臺進行舉報或查證。
       
        那么,這項行動對政府層面提出了哪些任務?朱立國介紹,主要是6項任務——深入推進中醫藥文化傳播和健康知識科普、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提升中醫藥疾病防治能力、拓寬中醫藥健康服務領域、創新中醫藥健康服務模式、強化中醫藥健康促進支撐能力等。
       
        一縷藥香越古今,一枚銀針通中西。為了強化中醫藥健康促進的支撐能力,《通知》鼓勵高等院校和職業學校開設中醫藥健康服務相關專業或課程,加快培養符合中醫藥健康服務需求的高水平人才,面向養生保健服務行業人員開展中醫藥技術技能培訓;完善中醫藥健康服務相關統計,暢通部門、區域、行業之間的數據共享機制,增強數據管理和應用能力;加強中醫藥健康產品研發和推廣應用;鼓勵商業保險公司開發中醫藥特色健康保險產品。
       
        “2024年,中國居民的預期壽命達到79歲,在53個中高收入國家中排名第4位。”雷海潮介紹,北京、天津、上海3個直轄市,以及山東、江蘇、浙江、廣東、海南5個省份,人均預期壽命均超過80歲。未來,中國居民預期壽命提高潛力仍然明顯,可望可期。
       
        健康是人類永恒的追求,關乎千家萬戶的幸福,關系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參與政策制定的多位專家表示,針對全民健身、中小學健康促進、心理健康、癌癥防治、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等重大疾病或突出問題,18項健康中國行動先后落地,需要政府、社會、個人協同推進。健康中國,需要每一個人的健康行動。
       
      (本報記者 金振婭 本報通訊員 張澄澄)
       
      (項目統籌:本報記者 陳海波)
      來源:人民網
       

      上一篇:讓AI為運動健康“護航”(新媒視點)

      下一篇:最后一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 | 公交车老师屁股迎合我摩擦| 豪妇荡乳1一5白玉兰免费下载| 在线观看av无需播放器| 久久久久综合国产| 暖暖免费中国高清在线| 人妻内射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 国模杨依粉嫩蝴蝶150P| 久久久久国产视频| 曰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污污污污污污www网站免费| 四虎成人永久地址| 青青视频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av乱码在线观看|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一区| 妲己丰满人熟妇大尺度人体艺| 久久精品国1国二国三| 樱花草在线社区www韩国|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亚洲a级在线观看| 欧美乱妇高清视频免欢看关| 免费A级毛片AV无码| 色综合久久加勒比高清88| 国产办公室gv西装男| 高清午夜看片a福利在线观看琪琪|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456| 国自产拍在线天天更新91| a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大学生一级毛片免费看**| canopen永久| 外国成人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