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建領航,聚力興農。羅嶺鎮構建“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將黨組織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羅嶺社區建成180畝蔬菜基地,其中60畝大棚種植西瓜、圣女果等十余種果蔬,年產值超300萬元;鳳溪社區20畝黃瓜、四季豆基地效益顯著,二期項目即將投產;妙山村發展菊花基地,帶動村集體經濟壯大。黨員干部帶頭成立產業推進小組,組織農技培訓10余場,培育新型職業農民200余人,特色農業在全鎮遍地開花。
科技賦能,產業提質。全鎮建成萬畝小紅稻種植基地,與中國農科院等科研單位合作,培育5個省級優質品種,推廣“一種兩收”技術使畝產提高40%。鳳溪社區采用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黃瓜畝產達8000斤,產品直供安慶商超。辣椒產業建成烘干車間,與“中華老字號”胡玉美合作開發深加工產品;蔬菜產業建成分揀中心,產品遠銷合肥、池州等地。“回音谷”紅米獲綠色認證,“菜子湖龍鳳椒”獲評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利益聯結,共享碩果。全鎮形成“土地流轉+務工就業+入股分紅”多元增收模式,帶動農戶參與特色產業。羅嶺社區蔬菜基地帶動246戶農戶,200余人年增收超8000元;姥山社區40畝瓜蔞基地解決30人就業,單茬務工收入達3萬元;花元村艷椒基地優先吸納脫貧戶,30余人戶均年增收4000元。小紅稻產業帶動周邊農戶發展訂單種植,戶均年增收2800元。
農旅融合,激活新篇。羅嶺生態園建成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年接待研學團隊30余批次;依托嚴鳳英故居、菜子湖濕地公園等資源,發展農家樂、特色采摘園10余家,年接待游客超萬人次;全年舉辦黃梅戲展演、農民豐收節等文旅活動10余場,帶動農產品銷售額穩步增長。
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是如今羅嶺鎮最鮮明的底色。站在新起點,全鎮將以“聯農帶農”為主線,重點實施產業擴面、鏈條增值、農旅融合等提升工程,讓聯農帶農的紐帶聯得更緊、帶得更活,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