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大龍山鎮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為出發點,著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永安社區烏兔嶺水庫至犁頭山的道路曾因年久失修、坑洼不平,成為影響居民日常出行和防火安全的“煩心路”。社區黨總支將道路改造列為年度重點民生實事,經過細致勘察、科學規劃與廣泛征集民意后,不僅對路面進行平整拓寬,確保消防車、救護車等應急車輛暢通無阻,還加固路基、清除沿途障礙物,并增設醒目的安全標識牌與應急聯系方式,讓昔日泥濘小路蛻變為兼具便民功能與防火作用的“暖心幸福路”。“現在平整的水泥路通到家門口,心里別提多敞亮了!”居民的心聲,正是大龍山鎮基礎設施建設成效的生動寫照。
在民生服務優化方面,大龍山鎮堅持“精準化、全覆蓋”理念,從環境、醫保、養老等多個維度織密民生“保障網”。中心社區組建黨員整治隊伍,針對自建小區、還建小區的人居環境開展專項整治,清理垃圾死角、規范雜物堆放,讓社區“顏值”與“氣質”雙提升;面對養老需求,社區既開設老年人助餐點、活動中心,聯合家庭醫生為老人履約健康服務,保障“硬需求”,又組織書法、廣場舞等文化活動,豐富老人精神生活,同時常態化走訪殘疾老人、脫貧戶與監測戶老人,精準落實幫扶政策,讓養老服務更有溫度。此外,社區還依托區位優勢,借鑒先進經驗,以“整資源、強招商、優服務”為理念,盤活閑置商業樓宇,大力發展樓宇經濟,為壯大集體經濟、支撐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核心引擎,大龍山鎮在特色產業培育上精準施策,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走進總鋪社區昀鵬草莓采摘園,一座座白色大棚在陽光下整齊排列,棚內一行行碧綠的草莓苗生機勃勃,工人正熟練地開展田間管理,忙碌的身影勾勒出豐收可期的農忙圖景。“在家門口干活,做的是熟悉的農活,還能掙到錢,日子有奔頭!”一位工人的話語,道出了產業發展帶來的民生紅利。據采摘園負責人介紹,草莓每年9月開始種植,11月中旬首批即可成熟上市,采摘期能持續至次年五、六月份,當前正值草莓苗現蕾開花的關鍵期,社區與采摘園緊密配合,及時為草莓苗覆蓋保溫膜,確保安全過冬。為支持種植大戶發展,鎮、社區兩級從基礎設施建設、種植技術指導到市場拓展提供全方位支持,推動草莓產業從“粗放種植”向“科學精細化管理”轉型。下一步,大龍山鎮還將繼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依托項目扶持與技術指導,因地制宜發展葡萄、黃桃等特色種植,讓“特色產業”成為農民穩定增收、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道路通,民心暢;服務優,幸福長;產業興,鄉村旺。大龍山鎮以黨建為引領,以民生為底色,以產業為支撐,從基礎設施的完善到民生服務的優化,從特色產業的培育到集體經濟的壯大,大龍山鎮用一個個“暖心事”回應群眾期盼,不斷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查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