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環境修復不容易,我們更要嚴格保護好。”看著曾經垃圾成堆、污水橫流的鄉村道路逐漸恢復綠色生態,如今樹木蔥蘢、草長鶯飛,大龍山鎮總鋪社區黨委書記范方文非常感慨。
近段時間,總鋪社區積極謀劃、主動作為、多措并舉,以高壓態勢大力整治轄區偷拉亂倒垃圾行為,加強巡查管控和集中整治,全力營造干凈、整潔、宜居的居住環境。
偷倒成癮,屢禁不止
總鋪社區張屋組因多年拆遷,人去樓空荒無人煙,很多人便瞄準這一點,經常深夜將各種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偷倒在這里,白天社區發現了就出動車子清理,但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清理速度遠遠跟不上偷倒速度,日積月累張屋組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垃圾山”。
“氣味很重,水也很臭,周邊的村莊都受到影響,大家意見很大。”張屋組護林員潘家兵回憶。社區干部和群眾都迫切張屋組垃圾場能夠得到有效治理,徹底解決垃圾污染問題。
大力整治,改頭換面
此處環境整治一直是總鋪社區的“大難題”,社區每年都要花費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來清理,僅去年就耗費10萬余元,但偷倒垃圾的行為卻屢禁不止。建筑垃圾污染情況愈演愈烈,偷倒垃圾,不但影響村容村貌,還破壞生態環境。社區必須拿出鐵腕措施嚴管偷倒垃圾,恢復這方土地的綠色生態。

再難,也得想辦法解決!痛定思痛,經過總鋪社區兩委會現場商議,近日,20余名清運工人和2輛大型清運車趕到現場,清理了整整五天,才將這座“垃圾山”徹徹底底清理完,共將40余噸建筑垃圾悉數運走。同時,在道路兩邊還種上綠植,播撒了百余平方米的草種,利用綠植的凈化能力對土壤生態進行修補,將垃圾場變成綠草地。
長效監管,嚴懲不貸
“為徹底杜絕此類事情再發生,社區將加強長效監管,安裝電子監控及道閘,設置警示牌,并安排人員夜間值班值守,用‘零容忍’的高壓態勢嚴厲打擊違法偷倒垃圾行為,讓群眾享受舒適良好的生活環境。”負責此次垃圾清理行動的社區副主任舒志成表示。
現在的張屋組,河道水質清澈,村道上新植的綠植在陽光下露出勃勃生機。幾只覓食的小鳥,給這里添了幾分景致,和垃圾遍地的舊貌相比,煥然一新。
下階段,社區將持之以恒為群眾營造更加干凈整潔有序的人居環境,大力推進垃圾分類投放點、臨時收運點等環衛設施,常態化開展“網格化”環境衛生巡查,用心營造干凈、整潔、宜居的居住環境,助力鄉村振興。(嚴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