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有感
日期:2022-09-21 08:39:35 來源: 點擊: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第63頁至64頁發表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6月和9月的兩次重要講話,篇幅字數雖少,但反映的內涵卻很深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是我們黨的生命之根、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以人民為中心”的重要論述既繼承了歷史唯物主義群眾史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民本”思想和中國共產黨人民觀的理論精華,又立足中國具體革命、建設和改革偉大歷史經驗的總結、升華,創造性地將其發展為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1945年,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中深刻闡述了為人民服務的政治內涵,第一次提出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七大把為人民服務作為黨員必須履行的義務和根本宗旨寫入了黨章。鄧小平繼承并發揚了馬克思主義人民群眾觀,很大程度上發展和完善了毛澤東同志的人民群眾觀。一方面,以人民的需要為實現發展的目標和動力,著眼于人民的基本溫飽,將改善和滿足人民物質及精神文化各方面的需要視為社會主要任務。另一方面,各項工作“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國家的興旺發達,作為衡量做得對或不對的標準”。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更是強調“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真正做到發展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指出:“全黨必須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站穩人民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人民為中心”深刻表達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人民立場,高度契合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以及實現民族復興的根本要求。
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我們要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前進。“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是對“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的科學闡釋。首先回答了“中國共產黨是什么”的歷史之問,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始終未改初心,始終致力于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奮斗,這是共產黨人永恒不變的責任和使命,是指導我們工作的基本原則,突出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服務人民的宗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新時期始終堅守的價值追求。其次回答了“中國共產黨要干什么”這一歷史之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能否為人民帶來切實的利益作為衡量發展的質量和成效的標準。在發展的過程中,一切工作的出發點都必須要落實到人民,要看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工作要獲得人民群眾的擁護。他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治國之道,富民為始。”我們始終堅定人民立場,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價值理性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目標追求。馬克思主義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地發展當作自己的根本價值,也就是不言而喻地將人當作了全部歷史活動和現實活動的本源和中心。黨對社會主義的認識經歷了從簡單到深入的過程,在總結革命和建設經驗的基礎上,我們開始了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對于如何判斷國家性質的問題,提出了“三個有利于”,其中“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直接點明了生產目的,滿足人對物質資料和文化生活的需求,這個需求的滿足需要通過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才能實現。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發展理念更加關注人的發展,中國共產黨時刻把人民利益的實現和維護,人民的發展以及擺脫貧困實現共同富裕放在心頭,把提高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增進人民福祉作為根本判斷標準,充分調動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關鍵。“以人民為中心”反映了我們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和實踐中,對社會發展和社會建設科學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運動的一個嶄新發展階段,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也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提出標志著人民主體地位的再次提升,也意味著人民對于自身解放的需求達到一個新的認識高度。人民作為一切工作的中心,是新時代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要清醒地認識到發展階段的變化,致力于實現和維護人民的利益,著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治理水平和文化軟實力,滿足人民更高層次的需要。
(宜秀區委黨校 王 莉)
上一篇: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
下一篇:永葆黨的自我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