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區“三個全面”力促黨建民生工程抓實見效
日期:2017-09-05 15:15:15 來源: 點擊:
年初以來,宜秀區結合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全力實施黨建民生工程。該區從全面提升村干部待遇保障水平、全面規范基本運轉經費使用管理、全面完善村級活動場所服務功能入手,真心服務好民生發展,切實增強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全面提升村干部待遇保障水平。執行“基礎+工齡+績效+獎勵”的樣薪酬結構,村干部正職基礎工資按照不低于上年度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的標準確定,副職按正職基本報酬的95%確定,一般干部按照正職基本報酬的90%確定。推行村干部工齡補助制度,自村干部首次當選為村“兩委”班子成員開始計算,每工作一年增加工齡工資每月5元。村干部績效補貼按照全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的標準逐年考核發放。區財政設立村干部獎勵基金,由鄉鎮黨委根據年度考核結果,按照15%的比例,對確定為優秀等次的村書記、主任每人每年給予10000元獎勵;A工資和工齡補助按月打卡發放,績效報酬和獎勵工資根據考核結果及時兌現。同時,該區還為所有村干部統一購買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建立財政補貼制度,給予每人300元補助。真正做到了讓村干部“干有甜頭、退有靠頭”,村干部工作積極性顯著提高。
全面規范基本運轉經費使用管理。出臺《提升農村基層黨建和服務經費保障民生工程資金管理辦法》,明確村級基本運轉經費主要用于村級組織辦公和服務群眾等必要支出,不包括村干部報酬待遇支出,其中用于服務群眾支出不得低于基本運轉經費的50%。按照“村賬鄉管、分村建賬、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原則,建立村級組織運轉經費監管機制,加強村級運轉經費管理。切實加強對村級組織運轉經費的審核、撥付及使用監管。健全民主監督機制,按照“四議兩公開”要求,積極發揮村民、村民監督委員會的監督作用,對村級財務實施鄉村同步公開,實行“墻上+網上”公示管理,形成監督合力。
全面完善村級活動場所服務功能。按照標準化建設要求,全面推進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規范化提升行動,確保每個村級活動場所面積不低于300平方米,其中黨員活動室不低于100平方米,為民服務大廳不低于40平方米。先后投入近2000萬元新建、改擴建23個村級活動場所,新建一站式服務大廳25個。同時,大力拓展、延伸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服務功能,將其打造成方針政策的直通車、民主決策的議事堂、提升技能的充電器、為民服務的新窗口、社情民意的收集點、黨員群眾的俱樂部,使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成為黨員群眾的溫馨之家。(方育坤)
上一篇:宜秀區堅持問題導向倒逼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工作任務落實
下一篇:區政府黨組召開“講重作”警示教育 專題民主生活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