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發布的《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中,現代汽車集團位列汽車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第一,更在責任管理、市場責任、社會責任、環境責任等4個評價領域中,成為唯一一個獲得滿分的外資企業。
企業“惠民”提升國民信賴度
參訪團先后訪問了位于首爾的現代汽車集團總部、現代卡工作室、現代卡廚藝圖書館、氫動力房屋、位于高陽的現代汽車文化中心,并進行了座談,“國民信賴源于踐行社會責任”成為與會者的共識。
現代汽車集團社會文化部理事李秉勛表示,“現代汽車作為生產企業,產品居于第一位。但國民的信賴不僅依靠高品質產品,還依靠企業的品牌形象,踐行社會責任對構建品牌作用至關重要。”
現代汽車集團作為韓國企業的代表,重新解釋公共實施的概念,對公交車站、傳統集市開展了一系列空間、社區重生項目,改變了當地民眾的生活環境,如加波島改造、蓬坪集市改造項目就廣受好評。
參訪中,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企業公民委員會專職副會長劉衛華告訴記者,“無論是技術革新還是空間改造,現代集團踐行的社會責任都讓當地人民切實受惠,這得益于現代集團系統性很強的社會責任體系,細致入微且規劃明晰。如何將社會責任 落地 惠民 ,這也是值得中國企業思考的問題。”
“撈一把就走”的念頭要不得
“外資企業若想取得長遠發展,必須扎根本土。蜻蜓點水、撈一把就走等做法,是完全行不通的。”現代汽車集團中國戰略企劃室理事待遇鄭鳳永說。他引用“獨行而疾步,結伴而致遠”來形容中韓合作、企業與社會合作的重要性。他說,“現代集團作為扎根中國的企業,要履行與中國人民一同發展的承諾。”
2017年是現代汽車集團正式開始中國事業的第15個年頭。自2005年成立了首支社會志愿者團起,現代開始了孜孜不倦的社會貢獻事業。2012年,現代汽車集團與共青團中央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青年創業、交通安全、人才培養、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環境保護等領域展開合作,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其中,內蒙古沙漠化防治事業連續兩年蟬聯中國50佳公益項目獎項前3名。
正是這種扎根本土、謀求長遠發展的姿態,對提升現代汽車集團的企業影響力、擴大再生產產生了積極作用。目前,現代在華共有9個工廠、61個法人,在華投資總額達136億美元。截至2016年,在華累計銷量已達13686814輛。鄭鳳永說:“這些成果得益于中國政府的支持和社會的鼓勵。我們以感恩的心回報社會,社會也給予我們更多的厚愛,這是良性的循環。”
規劃長遠才能走得更遠
參訪團成員鄧國勝系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長。他認為,“本土化建設對企業能不能走出去、能走多遠影響深遠。現代汽車在社會責任方面的表現為中國企業 走出去 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其鮮明的哲學體系、正統的價值體系、完善的戰略體系值得中國企業借鑒。”
企業本土化建設不僅要立足現在,還需著眼于未來。為提前應對未來5-10年的社會熱點問題,現代汽車在涉及中國社會兩極化、青年失業、老齡化、交通安全、霧霾等方面均有項目設置。鄭鳳永說,“與社會和諧共處、互助發展是企業的必要 投資 ”,但企業本土化建設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突破口。如現代致力于零排放新型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為創客提供方便設備的現代卡工作室的設立等,都有可能成為未來企業的發展方向和新的利潤增長點。
參訪團成員、北方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魏秀麗說,“承擔社會責任,企業肯定要有所付出。所以,企業發展要有長遠的目光,不能斤斤計較,不能短視。綠色、節能、發展是有機共融的,以社會責任為橋梁,溝通企業、用戶與社會,或許得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作用會逐漸顯現出來,這對企業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