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宜秀區鮑沖湖村八步組小龍塘周邊,3名村民理事會成員正拿著清理工具,打撈塘面垃圾。在小龍塘周邊的花壇內,豎著一塊醒目的管護責任牌,牌子上明確標示著衛生責任區范圍及負責人。
“我們村成立了8個村民理事會,理事會成員專門負責當家塘的衛生環境,村里對他們進行年終考核,管護好的給予一定獎勵,管護差的將進行處罰。”鮑沖湖村黨總支書記張飛告訴記者。
鮑沖湖村有當家塘30口,泵站2座,小(2)型水庫1個,為了更好的管護水利工程,該村采用多元化分級管理的方式區別管護當家塘和泵站及水庫。由于當家塘是美好鄉村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村采用村民理事會進行專門管護,形成長效管理機制。而泵站和水庫涉及到電路、電力、機械維修、泄洪水位等專業知識,需要專業技術人員負責管理。
陳沖水庫管理人員張益告訴記者,除了防、泄洪需要專業知識,大壩管護工作也相當精細。在泄洪期及汛期山洪來臨之前,都需要嚴格檢查大壩滲漏問題,每天至少2次沿著大壩埂腳進行仔細排查,一旦發現滲漏要及時維護。
鮑沖湖村的小型水利管護方式是宜秀區的一個典范。該區今年八小水利工程目標任務共有七大類197小項,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在建好水利設施的同時,宜秀區采取多元化分級管理的方式,管住了全區6個鄉鎮的小型水利設施。(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