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區:上掛下聯 讓師資更均衡
日期:2015-11-27 15:06:30 來源: 點擊:
11月26日下午,在白澤湖鄉白澤小學的美術室內,美術老師汪奇鳳正在指導學生創作剪紙作品。一旁的課桌上,擺放著學生們已經完成的作品。作品內容,或動物,或花草,或風景,看起來都生動形象,十分悅目。
“學生以前認為美術課就是畫畫,我來到學校之后,才教他們剪紙。”作為支教老師,今年9月,汪奇鳳才從大橋辦葉祠小學交流至白澤小學。來到白澤小學之后,她就將更加多樣的教學內容帶進了美術課堂,原本只知道畫畫的學生在汪奇鳳的帶領下,對美術課有了更多的新奇感。
讓所有的孩子享受到同樣優質水平的教育,是近年來宜秀區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最終目的。為此,該區保障教育資金投入,積極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據介紹,2008年以來,宜秀區爭取項目資金,每年投入幾千萬元用于中小學教學儀器、設備購置和基礎設施建設,全區58所中小學都配備了“班班通”一體機、實驗室以及音體美教學器材,10所學校建有塑膠運動場。在硬件設施實現了標準化后,如何實現師資力量的均衡,成為解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又一難題。
“鼓勵和引導廣大骨干教師及校長向農村學校、薄弱學校和偏遠地區學校流動,超編學校向缺編學校流動,縮小校際之間的師資差距,才能真正實現教育公平。”區教育局局長方勁松介紹說。該區遵循“政策引導、以區統籌、因地制宜、合理流動、公開規范”的原則,制定中小學校長教師交流工作實施辦法,在全區中小學校長教師間實行“上掛”和“下聯”兩種形式的輪崗交流,從條件較好學校交流到條件相對較差學;驈闹袑W交流到小學為“下聯”,反之為“上掛”。交流教師的人事、工資關系保留在原單位。交流期內由流入學校進行管理考核,發放績效工資,調劑交通補貼;“下聯”教師還同步享受流入學校的農村艱苦地區津補貼待遇。對農村偏遠地區學校、薄弱學校特別是村小、教學點的教師,適當增加績效工資總額,增量部分用于發放生活補貼,建立起“上掛下聯”教師雙向互動的激勵機制。鄉鎮中心學校所屬村小之間的教師輪崗交流工作由各中心校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推進校長教師輪崗交流首先要加強宣傳,幫助教師正確認識輪崗交流;其次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激勵性措施,樹立正確的問題導向;同時,還要積極幫助參與交流的教師解決交流過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白澤湖鄉中心學校校長何家友說,交流的目的是促進工作,因此一切都要從實際出發,才能讓教師們樂于參加交流、享受交流的樂趣,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以輪崗交流促進均衡發展、以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
在上掛下聯教師雙向互動交流下,全區實現了區內教師有序、合理的流動,既補強了邊遠薄弱學校的師資力量,也使全區骨干教師隊伍穩步擴大,質量穩步提高。據介紹,今年全區共有300名中小學教師符合交流條件,今年有92名教師參與了不同形式和不同層次的交流,交流綜合比達30.7 %,有力地幫扶支援了邊遠及薄弱學校教育,有效促進了師資水平的均衡發展。
(方華 王富金)
上一篇:全省首家“建行龍卡快樂音樂教室”在大龍山鎮丁家小學正式揭牌啟用
下一篇:宜秀區多元化分級管理小型水利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