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即將來臨,宜秀區光明小學里,58歲的王榮國又為今年的留守兒童寒假托管班忙開了。
“我正動員教師和回家過年的社區大學生志愿者對留守兒童進行寒假公益托管,幫孩子們復習功課、完成寒假作業,帶他們讀書、健身。 ”2012年12月19日記者看到王榮國老師時,他一邊寫活動室標牌,一邊介紹。
他當了36年農村教師,志愿照顧留守兒童十多年。一撥撥留守孩子走出了校門,當年年富力強的“王叔叔”,也變成今天鬢發花白的 “王爺爺”,王榮國的笑聲依然爽朗:“為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盡點力,累一點沒啥! ”
光明社區是個農村社區,與主城區相距三十多里。十多年來,因為居民外出務工經商,社區每年都有近100名留守兒童。
“有的家長只知道往家里寄錢,其他不管不問,有的想關心,但鞭長莫及。家庭教育的缺失,讓一些孩子功課下滑,性格變得極端,有的發展到孤僻、自卑,不合群。作為一名老教師,看到這些很心痛,就想幫幫孩子和家長。 ”王榮國動情地說。
課間休息的操場上,王飛正和同學在一起開心地做游戲。“老師好!”看見王老師,王飛主動打起了招呼!王榮國彎下腰幫頑皮的孩子拉起褲子拉鏈。王飛剛到班上時,每天在教室把垃圾扔得滿地,課上了一半,跑到同學身邊打鬧,王榮國每天找王飛聊天,關心他,開導他。慢慢地,孩子變懂事了,愛學習了。
為更好地照顧留守孩子,從周一到周五,王榮國只身住在學校。早上起得比別人早,下午放了學還要在學校轉幾圈,成了學校義務安全值班員。
王小志與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書包爛了,王榮國給他換了個新的,筆和本子也經常由王爺爺供給。訂校服時,王爺爺又主動替他交了錢。冬天,手凍裂了,王爺爺買來了暖和的手套……
“王老師就是我們的真爺爺!大家都喜歡他! ”王小志說。
2011年,為讓留守孩子有一個活動場地,王榮國在光明小學建立起“留守兒童之家”,主動請纓擔任管理員。
這些年,在王榮國和其他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們健康成長,社區的一位留守孩子獲得全國攝影大賽一等獎,十多名孩子在省級書畫、讀書征文、書信比賽中獲獎。留守孩子王丹丹被授予省優秀少先隊員。“我們就是要讓留守孩子和別的孩子一樣,在成長的道路上,享受一樣的陽光,享受一樣的快樂。 ”王榮國笑著說。(胡勁松 方華)安徽日報2013年1月1日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