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下午,《環球時報》記者驅車10余公里前往當天空襲地點——大馬士革郊區杰姆拉亞。該地區處于以卡斯尤山為主要山峰的叢山之中,為軍事禁區。事件主要發生地——軍事科研中心方圓一公里大小,其中建筑被大量摧毀。有消息稱,該襲擊造成40多名敘士兵死亡。負責守衛的部隊在公路每100米即部署兩個警戒崗哨,人員不能接近。除了此地,記者路上還見到數個被摧毀的兵營,沿路的加油站、超市和餐廳燈都已敗落不堪。如不是遭到以色列空襲,此地絕非反對派武裝所能涉足的區域,安全情況甚至好過大馬士革城內。
對于以色列在空襲后發動進一步行動的可能性,大馬士革外交圈的朋友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以色列軍事和科技力量高出敘利亞近一代,因此對敘利亞發動類似的低空夜襲,敘方基本上沒有太好的防御方法。但他認為,以色列對敘利亞的侵擾應該僅限于這種“渾水摸魚”的行動,發動地面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對巴沙爾實施“斬首行動”的可能性也很低。敘利亞的情報部門實力也很強大,對于總統的保護足以讓以色列摸不清其確切位置。敘利亞作家協會委員阿里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以色列雖然在武器上占優勢,但該國國土面積很小,缺乏戰略縱深,黎巴嫩真主黨的導彈可以打到以色列北部和中部的多個核設施,以色列對此十分忌憚。
敘利亞是否真會報復?輿論看法不一。阿拉伯電視臺稱,6日晚些時候,以色列軍方可能會宣布關閉該國北部領空,以防來自敘利亞的軍事反擊。但以色列媒體援引該國前軍事情報負責人阿莫斯-亞德林的話稱,敘利亞在空襲之后幾天就進行武力回擊的可能性很小。他認為,有眾多原因可以讓以色列暫時放心,首先以色列不謀求推翻巴沙爾政權,其次敘利亞政府也不希望把自己拖入對以色列的戰爭,尤其是在敘利亞局勢有轉好跡象的情況下。
另據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的消息,聯合國下屬獨立調查委員會委員德爾龐特5日稱,調查人員在從敘利亞內戰的死者、戰地醫院和醫護人員處提取的證據顯示,敘利亞反對派武裝、而非敘政府軍使用了沙林毒氣。這是自敘利亞發生化學武器使用案例以來,第一份指責反對派使用化學武器的報告,此前西方認為是敘政府使用了化武。不過,敘反對派馬上否認了相關指責。
《華盛頓郵報》稱,據美國白宮官員透露,奧巴馬身邊的決策人士已經日漸達成共識:如果再任敘利亞局勢向前發展,美國不但會失去在中東國家的“威信”,更重要的是,隨著持極端宗教思想的“納斯拉陣線”等反對派力量的崛起,巴沙爾最終倒臺將無可避免,這將讓美國更加頭疼,因為掌握了化學武器和遠程導彈的極端宗教國家敘利亞所威脅的將不只是美國的中東鐵桿盟友以色列,還可能直接威脅美國在中東及本土的利益。考慮到這一點,不論俄羅斯政府最終是否同意,美國都可能以某種方式軍事打擊敘利亞。 按照美國的日程表,五角大樓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經完成對敘利亞軍事打擊的所有計劃準備,中央司令部的前線指揮部也隨著美軍第1裝甲師部分抵達約旦而于本月底完成組建,“愛國者”防御導彈已抵達約旦敘利亞邊界,而美軍地面部隊可以在半個月內完成2萬人在約旦集結。白宮已經原則同意“未來數周內”為美國認可的敘利亞反對派提供更具威力的武器裝備。因此,美軍對敘利亞的軍事打擊可能會在一個月之內準備完畢,隨后就可以向敘利亞實施“巡航導彈和戰機轟炸”為主的軍事行動,地面作戰則交由敘利亞反對派完成。(本報駐敘利亞特派記者 焦 翔 本報記者 邱永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