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13年2月25日,韓國首爾,韓國新任總統樸槿惠在就職典禮結束后身著韓服進入青瓦臺。圖片來源:CFP視覺中國
中新網2月27日電 據韓國《朝鮮日報》26日報道,韓國新任總統樸槿惠政權的特點之一就是沒有“核心權力集團”。樸槿惠在過去15年的政治生涯中,一直不贊同“以二把手為核心的勢力化”,而這一基調很有可能在新政府國政運營中也不會變。
報道稱,韓國國政運營的三大支柱包括黨、青瓦臺和內閣。去年舉行議會選舉時樸槿惠推薦的人大都進入新國家黨。新國家黨代表黃佑呂等黨內領導人中,除了最高委員沈在哲之外都是親樸人士。
但執政陣營的一位相關人士表示:“就像最近處理《政府組織法》修訂案過程中暴露的那樣,黨內現在沒有從戰略上應對重大懸案并發揮主導作用的核心集團。”雖然樸槿惠身邊有院內代表李漢久、前議員金武星、議員李柱榮和崔炅煥等親樸派重量級人物,但在沒有樸槿惠指示的情況下,誰也不敢站出來發揮主導作用。大選結束后,這些人沒有聚在一起籌劃“新政府的未來五年”,而是選擇淡出人們的視線。
另外,樸槿惠任命的青瓦臺和內閣成員大都是官員和專家出身人士。他們中有不少人都在樸槿惠備戰大選時負責處理實際工作。樸槿惠的一位參謀表示:“他們是憑借專業知識獲得重用的‘技術官員’,從本質上看很難融合為一股勢力。而且樸槿惠也不會允許他們越權到其他領域。”
過去的政權中大都存在“實權人物”。前總統金泳三執政時期有次子金賢哲和上道洞派;前總統金大中執政時期有東橋洞派;盧武鉉政府有“386集團”和以前議員文在寅為核心的釜山集團;李明博政府有以胞兄李相得和崔時仲為核心的元老集團以及議員李在五、鄭斗彥等人組成的功臣集團。無論后來的評價如何,這些人當時都是穩固的總統支持勢力。他們也曾因爭奪權限和權力而發生沖突。
報道分析稱,出現這種現象源于樸槿惠特有的權力觀。樸槿惠的身邊人士表示:“樸槿惠20世紀70年代擔任第一夫人時,曾親眼目睹了權力暗斗。她可能從內心深處排斥權力集中在某一方從而形成勢力的現象。”
據說,樸槿惠幾年前曾在私人場合說:“不要追求成為首長。權力最終會變成一把刀回過頭來傷到自己。”從這番話中可以看出樸槿惠對“二把手”的看法。親耳聽到這句話的人在此次人事安排中擔任了重要職務。
樸槿惠在2007年大選競選中失敗后與親李派人士發生矛盾,艱難地維持了“親樸集團”;前年年末她擔任新國家黨非常對策委員會委員長,收拾新國家黨留下的爛攤子,成功地“東山再起”。經歷了這些政治經驗后,她這種權力運用方式變得更加明顯。
親樸人士們大選時曾說:“我們是以樸槿惠為核心的星型網絡結構。”樸槿惠不喜歡一對一的面對面接觸,所以身邊人士在有人親自確認她的意圖之前都是舉棋不定。
還有人提出不同的預測。曾長期輔佐過樸槿惠的一位相關人士說:“樸槿惠應該會以前總統樸正熙為榜樣,在今后五年里親自打理國政。樸槿惠覺得充滿政治野心的人不適合在政府和青瓦臺工作,他們應該自己在政界成長。”大多數親樸人士認為,樸槿惠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