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風波釀臺灣食品安全危機 專家認為堪稱30年來最嚴重食品摻毒事件
新華網臺北5月30日電(記者張勇)臺灣塑化劑風波如滾雪球般愈演愈烈,已釀成一次重大食品安全危機。最新排查結果顯示,臺北知名的觀光夜市——士林夜市也被波及,不少食品攤販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了含毒產品或原料。截至29日,全臺可能受污染的產品已超過500項。
臺灣大學30日舉行“從添加塑化劑看食品安全”公共論壇,臺灣大學食品研究所教授孫璐西在會上表示,起云劑是復方食品添加物,世界各地的起云劑配方不同,多由阿拉伯膠、乳化劑、植物油及多種食品添加物混合而成。而本次塑化劑事件,是有不肖業者將塑化劑的1種DEHP(鄰苯二甲酸二酯)當作起云劑的配方。
孫璐西稱,塑化劑DEHP的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這次塑化劑風波是她30年來看過的最嚴重食品摻毒事件。
目前塑化劑事件已波及島內多種GMP(食品良好作業規范認證)食品。島內有關機構30日宣布,因在寶健運動飲料、白蘭氏兒童成長鈣片等7項產品中檢出塑化劑,因此取消上述7項產品的GMP認證資格。
另據島內媒體報道,在對制造含毒起云劑的昱伸公司進行追查的過程中,發現其下游廠商“金果王公司”供貨到士林觀光夜市,士林夜市約有50多家冰品、冷飲攤商向“金果王公司”進貨。“金果王公司”專門販售濃縮果汁、刨冰果醬、調味粉及蜜餞、粉圓等上百種產品,其中到底哪些產品添加了有毒的起云劑尚未得知。但這已使享譽海內外的臺北夜市美食,遭受塑化劑風波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