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澤湖鄉黃石村:“黨建+鄉村振興”促融合發展
日期:2022-07-07 08:39:29 來源: 點擊:
白澤湖鄉黃石村是2007年10月由原東塘、東風、新光三村合并而成,轄區內有31個村民組,人口3900余人,共有黨員120人,2021年設立村級黨委,下設兩個支部。全村總面積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648畝,水面面積2700畝,是傳統農業大村。該村堅持黨建引領,以發展產業為支撐,圍繞目標,精心組織,科學謀劃,統籌推動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同時立足資源優勢與產業基礎,推動現代農業產業布局謀篇,全村上下堅定信心、眾志成城,匯聚起推動振興鄉村的磅礴力量。
堅持黨建引領,抓班子帶隊伍。通過集中學習、自學、專題研討等方式,鞏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組織和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圍繞“一改兩為五做到”,扎實引導廣大黨員群眾從黨史學習中悟初心、明使命,汲取前行力量,做好如何為,怎么為。
黃石村在不斷完善班子的各項規章制度的同時,強化班子的政治理論學習,提升班子成員的思想素質,班子成員聯系所在黨小組開展組織活動,每月黨員活動日組織開展學習研討,加強與黨員溝通交流、思想教育。2021年11月高質量完成村“兩委”換屆工作,“兩委”班子整體實現“一升一降”學歷水平上升、年齡結構下降,班子戰斗力進一步提升。
通過抓黨員領辦促表率作用發揮。村組發展事務繁多,充分發揮民主協商議事會制度,引領黨員承諾領辦實事,帶動更多群眾參與到村組建設中,形成支部領頭、黨員領辦、群眾參與的基層治理新模式,干群關系得到進一步融洽,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拓展資源優勢,提高集體經濟收益。黃石村是傳統農業村,土地和水面豐富,由于傳統農業經濟效益低下,田地拋荒、水資源低效利用現象嚴重。2015年,該村開始嘗試整合資源,土地流轉試點,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經過幾年的發展,如今千畝大棚蔬菜基地初具規模,白澤湖鄉現代農業生態觀光園落戶我村,運營狀態良好。村內大小圩口水面19口,長期低效發包,造成資源浪費的同時,未有效發揮經濟效益,帶動村民增收。黃石村發揮股份經濟合作社優勢,整合資源,統一對外發包,提高了集體收益,解決了閑置土地拋荒和低效現象,改善了村容村貌,緩解了部分村民居家就業增收難的問題,群眾的農業經營觀念得到轉變。盤點存量建設用地,投資建設廠房等固定資產,2019、2021年村籌資先后建設酒廠廠房、康泰黃石農產品分揀中心,實現集體增收12萬元。在爭取項目上,黃石村將低洼土地水面150余畝進行整合,積極上報土地復墾項目,爭取復墾資金1000余萬元,有力地推動了雙基建設。

促產業發展升級,增鄉村振興活力。黃石村充分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圍繞“城市田園,魅力黃石”發展定位,以打造服務城市的菜園、創業致富的田園、休閑觀光的樂園、美麗和諧的家園為目標。強化產業升級,通過招商引進“禾田春曉”等實力企業,依據白澤湖鄉“一萬六千”產業發展定位,全村流轉土地1200余畝,建設果蔬大棚650畝,形成“萬畝蔬菜核心示范區”。抓住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鄉村振興戰略、白澤湖生態農業觀光園建設等機遇,爭取項目資金建成農產品分揀中心,推動一二三產聯動,著力發展現代農業和旅游業。

據悉,該村計劃通過五年努力,推動黨建工作實現新提升,工作機制更加健全,與基層治理更加緊密結合,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影響力,促進鄉村振興目標落地有成效,村級發展再上新臺階。接下來,黃石村將以農旅文化為載體,把龍舟體驗、生態農業、旅游產業等元素有機結合起來,打造特色農業生態旅游圈,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探索一條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之路,使得農村一二三產業之間緊密相連、協同發展,實現農業產業鏈延伸、產業范圍擴展和農民收入增加。(張曼 葉霞方)
上一篇:白澤湖鄉白澤社區:產業融合促發展 群眾致富開新篇
下一篇:白澤湖鄉黃石村:多點發力,助推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