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山鎮總鋪社區:繪就鄉村振興美好畫卷
日期:2021-09-24 10:44:00 來源: 點擊:
走進宜秀區大龍山鎮總鋪社區的鄉村,碩果累累的秋色讓人沉醉,果香飄溢的仲秋值得贊美,然而,更美的還是脫貧戶臉上洋溢的笑容。近年來,宜秀區大龍山鎮總鋪社區始終堅持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立足實際,堅持“村產相融”,努力實現美麗鄉村由“一處美”向“一片美”、“外在美”向“內在美”、“一時美”向“持久美”邁進。
抓好牽頭示范,實現從扶貧“尖兵”到人才振興轉變。社區依托魯沖水庫景觀帶和全域旅游示范區,高起點高標準編制省級新農村示范片的村莊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情況下,因地制宜,根據實際定位和特色,引進鄉村旅游項目,建設示范樣板,通過完善組織人才建設,創新“產業+就業”體系,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奮力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通過“依托特色中心村建設,組團連片,輻射一批”的方式,精心打造具有生態風格的特色中心村,輻射帶動周邊村莊共同發展。
構建產業體系,實現從產業扶貧到產業振興轉變。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原則,建設嚴屋組省級美麗鄉村示范點,著力開發渡江戰役戰前指揮部遺址紅色資源及魯沖水庫景觀帶自然風光資源,有力推進文、農、旅深度融合,高標準打造美麗鄉村示范帶。在前期阮樓組市級美麗鄉村示范點的基礎上,利用“旅游+”“生態+”等模式,在村內積極培育草莓、無花果、桑葚、黃桃、藍莓等高效益富民產業,著力發展以田園風光、農耕采摘體驗、傳統民俗、農家樂等為依托的鄉村旅游。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農村“三變”改革,引導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富民產業發展格局。
發揮群眾作用,實現從被動“輸血”到主動發展轉變。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的關鍵之一在于人才的振興,總鋪社區通過開展勞動力轉移培訓、農村實用技能培訓等,以精神激勵人、以智力帶動人。潘某三、潘某花都是脫貧戶,此前致富意愿不強,看到別人家搞得風生水起,于是振奮精神,自覺通過社區安排的技能培訓,成為社區就業脫貧的“標兵”,經濟狀況明顯改善,住進新房,買起小車,生活越來越好。(何妮娜)
上一篇:大龍山鎮:無花果結出鄉村振興“致富果”
下一篇:宜秀區大龍山鎮壓實鄉村振興工作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