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6w2cq"><pre id="6w2cq"></pre></ul>
    • <strike id="6w2cq"></strike>
      <samp id="6w2cq"></samp>
    • 首頁 > 聚焦 > 正文

      治國理政新實踐 | 綠色繪出幸福底色——習近平總書記關切的生態文明建設新實踐

      日期:2021-08-12 10:30:37   來源:   點擊:
        “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許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國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注重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

        在貴州察看烏江生態環境和水質情況、在福建考察武夷山國家公園、在漓江之上詢問生態保護情況、在雪域高原叮囑切實保護好地球第三極生態……“十四五”開局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到地方考察,都要看山看水看生態,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一系列新要求。

        新征程開啟,從城市到鄉村,從企業到社區,廣大干部群眾奮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描繪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幸福圖景。

        一字之加,背后大有文章

        夏日的草原,綠草如茵,白云低垂,牛羊正自由自在地吃草。吉日嘎拉圖笑著說:“禁牧期剛過,讓它們撒歡吃吧!”

        吉日嘎拉圖家位于內蒙古烏審旗布日都嘎查,地處毛烏素沙地腹地。過去,受過度放牧、開荒等影響,沙地生態日益惡化,他家的牧場“滿眼是沙丘”。

        植樹種草、改良牧場……這片沙地一點點綠起來了。吉日嘎拉圖也認識到,不能再像過去那樣掠奪式放牧了。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這里要加一個‘沙’字。”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說。

        一字之加,背后大有文章。作為荒漠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已經實現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與此同時,沙區干部群眾還轉變思路,因地制宜發展起沙產業,昔日的不毛之地正變成綠色發展的“金山銀山”。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就是要摒棄以犧牲環境換取一時發展的短視做法,處理好經濟發展和自然生態系統的關系。

        在烏江之畔,貴州省痛下決心解決烏江磷污染難題,源頭治理、以渣定產,末端兜底、標本兼治,烏江水質明顯提升,再現碧水東流、清波蕩漾。

        在長江沿線,“十年禁漁”政策落地,20多萬漁民退捕上岸,沿江省市補上管網短板,提高污水處理能力,母親河水質改善,江豚騰躍。

        在北方地區,大氣污染治理走向精細化,北京市對52家重點企業開展“一廠一策”精細治理,加強工地、道路等揚塵管理,收獲一個又一個藍天。

        上半年,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的同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國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9%,總體呈逐月改善態勢;3641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1.7%,提高1.1個百分點。

         生態是資源和財富,是我們的寶藏

        青瓦白墻的徽派建筑、高低錯落的馬頭墻……江西婺源縣的美景吸引著八方來客。

        婺源縣森林覆蓋率達82.64%,是國家級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首批國家森林康養基地。逛古村、賞民俗、住民宿,“婺源風景”一步步走向全國。

        當地意識到要想長遠發展,就要守好家鄉的好山好水。婺源以保護生態為根本,成立193個自然保護小區,對全縣163萬畝天然闊葉林實施長期禁伐,收回山塘水庫承包經營權并禁止化肥養魚,拒絕各類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近千個。

        “縣林業部門為每個村配備了3至4名護林員。”婺源縣思口鎮思溪村黨支部書記金梁說,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今年上半年,全村接待游客10萬人次,村里正打造鄉村旅游寫生基地。

        如何保護好自然生態,如何回饋大自然的慷慨?

        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湖仙女灣考察生態環境保護情況時強調,生態是資源和財富,是我們的寶藏。

        身處碧水丹山,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武夷山有著無與倫比的生態人文資源,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最重要的還是保護好。”

        望著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叮囑當地負責同志:“你們在這里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呵護好這里的美麗山水,這是大自然賜予中華民族的一塊寶地,一定要保護好,這是第一位的。”

        為保護好桂林山水,當地全面清理整治采石場、非法采砂、住家船及網箱養魚等,實施漓江補水、污水治理、護林改造等工程;武夷山國家公園全面啟動生物資源本底調查,進一步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完整性和生物多樣性……

        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到生態是資源和財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本身的價值,這對于各地樹立正確的生態觀、發展觀,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美麗中國 你我共同描繪

        “中方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7月16日,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向全世界重申這一莊嚴承諾。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我國的能源、工業、建筑、交通等方方面面都要向綠色低碳轉型。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拿出抓鐵有痕的勁頭,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

        7月16日上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首日的成交量就達到410.4萬噸,總成交額超2.1億元。全國碳市場將助力我國實現碳達峰目標和碳中和愿景。

        各地在行動——

        山西最北端的城市大同被稱為“煤都”。眼下,這里正加速探索向“新能源之都”邁進,著力打造風電、光伏等“六大新能源產業集群”。截至目前,大同市新能源裝機達到近630萬千瓦,占全市電力總裝機的近一半。

        工業生產中,鋼鐵行業是碳排放大戶。中國寶武鋼鐵集團今年初提出,要力爭2023年實現碳達峰。這家鋼鐵巨頭把降碳作為源頭治理的“牛鼻子”,優化能源結構,加大節能環保技術投入,同時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強度,嚴控能源消耗總量。

        經濟發展方式在轉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變——

        今年初,在北京居住的劉朋購買了一輛新能源汽車。他說:“新能源車污染少,不限行,也是為綠色低碳作貢獻。”

        新能源車正在成為更多人的選擇,今年1至6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雙雙超過120萬輛。

        共享單車成了街頭一道流動的風景,垃圾分類成為新風尚,紙袋、紙吸管正逐步代替塑料制品……

        一幅美麗中國的壯美畫卷,正由你我共同描繪。(記者高敬)

      上一篇:【領航新時代 開啟新征程——習近平總書記今年以來治國理政紀實】歷史偉業寫光榮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

      下一篇:治國理政新實踐丨黨建引領開新局——習近平總書記關切的黨的建設新實踐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精品美女高潮喷水| 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中日韩欧一本在线观看| 案件小说h阿龟h全文阅读|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观看| 天天综合色天天桴色| 国产老妇伦国产熟女老妇视频| jzzjzz免费观看大片免费| 成人嗯啊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视免费看| 日本道在线观看| 人妻av综合天堂一区|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韩日午夜在线资源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网站污| 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完整|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牲交VIDEOSSEXESO欧美|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三级经典中文| **aaaa**毛片在线播放| 小雪老师又嫩又紧的| 中文字幕久久久人妻无码| 欧美a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 欧美日韩国产三上悠亚在线看|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美女扒开尿口让男人插| 国产一级毛片午夜| 被夫上司持续入侵大桥未久| 国产免费内射又粗又爽密桃视频| 麻豆工作室传媒| 国产自在线观看|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齐齐 |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特区爱奴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