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街道象山村:堅持黨建引領 打好鄉村振興“基柱”
日期:2021-10-19 12:29:15 來源: 點擊:
近年來,安慶市宜秀區大橋街道象山村堅持黨建引領,把開展鄉村振興工作作為當前農村基層工作的一個抓手,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積極探索,匯好一張新藍圖,全面實現“宜業、宜游、宜居”的生態格局。
象山村總面積3.55平方公里,其中山場面積550畝,耕地面積706畝,水面110畝,轄區內有全日制小學1所,標準村級衛生室1所,下轄10個村民組,共有村民557戶,1404人。該村啟動美麗鄉村建設,2017年列為市級美麗鄉村中心村,2018年成功申報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象山村位于安慶市外環北路,安慶天柱山機場坐落其中。周邊有城市高架、機場大道、中山大道、外環北路、合安高速等多條重要路網,緊鄰城區,區位優勢明顯。
打造全新空間布局。象山村圍繞“一村一品、一村一貌、一村一魂”的這種特色之路布局, 象山村現狀由于地理位置因素,發展受到機場及軍營嚴重限制,但可以通過策劃把缺點轉化為優勢,構思象山村的發展以軍事元素為載體,走特色之路,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貌、一村一魂,別村不可復制的路徑。借助蔬菜大棚,芡實基地等項目,切實帶動鄉村特色旅游行業發展。先從象山組開始定點實驗,根據現實情況,逐年制定行動計劃,以點帶面,實現全村整體推進,擦亮美麗鄉村底色。
高顏生態宜居。象山村2016年啟動“美麗鄉村”中心村建設,加大人居環境治理。先后投入1100余萬元資金對171戶進行了改廁,房前屋后進行了綠化提升,綠化覆蓋率達到50%以上,對村民房屋外墻立面進行了整齊劃一,按照徽派建筑的標準進行了“穿衣戴帽”。投入300余萬元對污水主管網完成建設,并接入了市政管網,生活垃圾統一由京環公司收集、運輸、處理。今年計劃實施“改廁工作”整村推進,有效扭轉人居環境臟亂差局面。直至今年,每日安排專人對村內道路進行清潔,確保美麗鄉村人居環境改善常態化。
產業發展新模式。象山村把產業興旺作為“鄉村振興“的關鍵之舉,加快推進一二三產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農業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產業發展呈現結構優化、質量提升、效益增強的新特點。以推動現代農業提質增效作為鄉村產業振興的目標導向,流轉土地400余畝建成現代惠群獼猴桃基地,形成旅游觀光、采摘休閑為一體的產業鏈;投資了200萬元建成了溫控連棟大棚,以合作社+電商+品牌的經營模式實現資產更大收益;為解決脫貧戶的再就業,增加脫貧戶的造血功能,投資35萬元建設100畝芡實項目基地,推廣“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的模式,夯實脫貧攻堅成果。為加快鄉村產業培育,堅持特色支撐模式,今年投資130萬元,新建經果林基地,栽種100畝柑橘、冬桃等新品種,進一步激發鄉村產業活力。(徐典范)
上一篇:大橋街道:創建美麗庭院助力鄉村振興
下一篇:大橋街道:“四帶一自”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