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一線】抗擊疫情,基層工作者在一線發聲
日期:2020-01-30 11:27:46 來源: 點擊:
一場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戰斗正在展開,當大家足不出戶自我隔離的時候,他們卻沖鋒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他們的身影出現在村居的每個角落,一個口罩就是他們的全部防疫裝備,他們摸排返鄉人員情況,傳達最新的防范疫情通知,他們堅守著每個服務點,無畏風雨嚴寒,他們擔負著使命,用守護詮釋責任,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哪有什么英雄,只是平凡的人披上了“責任”二字”
突如其來的疫情,正趕上大批人員返鄉的春節,加上醫療條件相對較差,農村成為成眼下防疫戰的最薄弱一環。
“無論說多少遍,無論大家信不信,我們都一定要排查到位、宣傳到位、防范到位,這是我們的責任”,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沖在一線的羅嶺鎮黃梅村張國文這樣說到。
“在疫情面前,可怕的不是病魔,而是人們的無知和盲目自信,特別是農村,大家返鄉回家就喜歡聚會,打牌,這種情況尤為嚴重。”為了提高村居群眾健康安全防控意識,連日來,張國文帶領村干部挨家挨戶、不厭其煩地排查、宣傳、解說,“沒事盡量不要出門、出門一定要帶口罩、回來一定要記得勤洗手……”。
“張書記,你趕快來我們小區看看,我們這里有一家人是從武漢回來的。”正月初一上午張國文接到轄區居民的投訴電話。“您放心,你說的這戶我們早就做好登記了,上午我也已經走訪了,讓他們在家里不出門,您近期也不要出門走親訪友了。”放下電話,張國文又開始和村醫一起上門為武漢返鄉人員測量體溫了。
“所謂白衣天使,只不過是一名爸爸,換了身衣服,和疫情搏擊。”
新型肺炎疫情出現后,小龍山社區村醫汪東明很快就接到了入村摸排的消息。盡管敵人是誰,敵人在哪,都不知道,但是他堅定地認為自己必須去,“村里的情況我最了解,這是我的職責。”
從年三十開始,清早出門,晚上八九點才能到家,汪東明每天騎著一輛摩托車,走村串戶,為從疫情高發地返鄉人員上門量體溫、講解預防病毒的方法、交代居家隔離注意事項,及時安撫隔離人員的思想情緒……,忙碌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一線上。
家人極其擔心,都懇求他不要去了。可是汪東明的態度非常堅決:“沒事沒事”。汪東明的妻子是一名村干部,也是小龍山社區疫情防控組成員之一,孩子早已經被送到奶奶家。
“我是一個爸爸,可我也是一名村醫,我要給兒子做一個榜樣。”汪東明驕傲的說道。
“只要大家需要我,只要我能做到,我都會將第一時間站出來”
“我是黨員,讓我上!”面對疫情,76歲的楊積源毫無畏懼。
楊積源是一個羅嶺鎮林春村村民,先后榮獲“宜秀區優秀共產黨員”、“宜秀區道德模范”、“安慶市優秀共產黨員”、“安慶市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我們每天7點半就開始值守,禁止外來人員及車輛進入,對想到村里面走親訪友人員及車輛一律予以勸返。”上午十點半,正是往年走親訪友的出行高峰時間,馬路上行駛的車輛稀少,進村入口馬路上十分鐘內沒有車輛路過,楊積源正帶著口罩在路邊值守。
“我已經76歲了,經歷過雪災,面對過非典,抗擊過洪澇,疫情又有什么可怕的。”楊積源說:“只要大家需要我,只要我能做到,我都會將第一時間站出來”,這是他對自己的承諾。
這樣的“戰士”還有許多許多……這個寒冬卻因為他們一點一滴愛的匯聚,變得溫暖而充滿力量。疫情當前,我們每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這是一場全民戰爭,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掃除陰霾。我們終將,摘下口罩,相見微笑。(宋欠 韓敏)
上一篇:【直擊一線】羅嶺鎮:多措并舉 疫情防控有序有力
下一篇:宜秀區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