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監管,按下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快進鍵”。織密農村安全網,強化網格化管理,建立四級包保358個網格,選聘睦鄰長179人、單元長33人、聯防長54人,發揮39支黨員先鋒隊、181名黨員、130個黨員先鋒崗作用,群防群治持續做好“五個清倉見底”“十類人員”管理工作。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加強入鎮人員的排查統計,準確掌握返鄉重點人員底數,嚴格落實“集中硬隔離、居家隔離硬管控”措施,確保重點人員不“脫管”“漏管”。截至3月20日,累計解除居家隔離觀察50戶91人,目前未解除仍居家隔離觀察人員15戶26人,所有居家隔離觀察人員已落實“九個一”。
促發展,按下全面恢復經濟社會秩序“快進鍵”。把握春耕農時,發展富民產業。在疫情稍微緩和的情況下,楊橋鎮把握農時,積極謀劃農業項目,發展富民鄉村產業。以改造和新建高檔茶園為目標,改造1050畝,新建860畝。以瞄準安慶“菜籃子”,擴建500畝花山盛泰農業大棚蔬菜基地,提升800畝鮑沖湖蓮花、水芹基地,新建500畝楊橋、溪安單季露天蔬菜種植基地;擴大400畝龍山團結島蓮藕種植基地。以楊橋朱紅桔——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為依托,打造千畝精品水果基地。實施余灣、余墩2000畝“朱紅桔”老果園品種改造,新建余灣50畝優質品種柑桔和40畝精品桃示范園。以皖江水鄉園為核心,探索農業綠色生產新模式,加速推進千畝稻漁綜合種養計劃,在螺山、倉房建設兩個500畝以上的稻漁(蝦、鱉)綜合種養區。把握復工復產,確保經濟穩運行。建立領導干部包抓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機制,按照疫情風險隨時調整工作方法,分類施策幫助企業協調解決職工返崗和就業問題,積極引導全鎮規上企業和小微企業穩步有序復工復產。截至3月20日,全鎮6家規上企業、5家限上企業、2家建筑業企業、45家小微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復工率100%;36家規下企業已復工復產31家。對全鎮35家農業企業、農業合作社、種植大戶,開通綠色通道和春耕備耕。對滯銷的農產品按照“一網五帶動”的方式,累計解決銷售土雞1萬只、雞蛋12.1萬個、鴨蛋4800多個、蔬菜53噸。把握綠化時機,提升人文景觀。以G347為主線,全力打造五洲圩紅葉石楠大道、龍山四季漫道、楊橋紫薇大道,完成道路綠化16.235公里。提升74座生態塘庫建設,完成10100平方米片栽草坪種植。結合義務植樹和村莊整治完成植樹33900株。創建國家森林鄉村1個、生態綠園單位2家。
保民生,按下全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快進鍵”。按照“122433”工作思路,通過“八問”工作法,切實幫助解決貧困戶實際問題,開展疫情期間脫貧戶大排查,以幫扶1戶未脫貧和3戶監測戶、19戶邊緣人戶為重點,進一步核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情況,詳細摸排疫情對全鎮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收入、就業情況、政策落實等方面的影響,查漏補缺,精準施策,降低影響,穩脫貧防返貧無脫貧。加大就業幫扶力度,跟蹤179名有崗位但受疫情影響暫未返崗的貧困戶,幫助25名無崗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勞動者實現就業。加快扶貧項目建設,截至3月20日,共批復扶貧項目7個,其中:已開工項目1個、已掛網招標項目3個、近期將掛網招標項目3個,4月底前將陸續啟動開工建設。(馬新才 方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