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6w2cq"><pre id="6w2cq"></pre></ul>
    • <strike id="6w2cq"></strike>
      <samp id="6w2cq"></samp>
    • 首頁 > 新聞 > 區直動態 > 正文

      “公共文化”普惠于民

      日期:2018-10-09 16:54:28   來源:   點擊:


              一座城市老百姓的幸福感來自哪里?很大程度上來自身邊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和不斷開展的公共文化活動。如今,在宜秀區,無論是借書、健身,還是看演出、看電影,老百姓普遍感覺比過去方便了,可以愉悅心靈的文化活動越來越多了,而這得益于宜秀區實施的文化惠民工程。  

            近年來,宜秀區積極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規范化建設,初步形成以“文圖兩館”為龍頭,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為樞紐,村居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為基礎覆蓋城鄉的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體系。同時,打造“一村(居)一隊、一骨干、一帶頭人”的文藝隊伍培養模式,打造文化特色品牌,創新活動形式,著力推進區域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每逢周末,家住宜秀區慶豐社區的居民汪白梅都會來設在社區里的安慶圖書館書香一品分館“淘淘書”。汪白梅告訴記者,自從三年前在這里辦了借書卡,她幾乎每周都會過來借閱書籍,閱讀已成為她的一種生活習慣。據了解,目前社區已有100多位居民在此圖書館辦理了借閱卡,去年借閱人次達2000余次。
        
             負責圖書館管理的社區干部陳亭說,目前館內有藏書近5000冊,其中多數由市圖書館和區圖書館定期更新。通過安慶市圖書館的總分館服務體系,居民一張借閱卡可以在全市任何一家公共圖書館借書還書。現在,社區圖書館又為居民提供電話、微信等遠程續借服務。從去年開始,考慮到不少人周末才有時間前來借閱,社區圖書館增設了周末開放時間,實現了全年對居民開放。  

             “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群眾一直都有閱讀需求。但是一段時期以來,基層圖書館存在圖書破舊、更新不及時、服務不到位等問題,造成群眾借不到想要的書。同時,市、區兩級圖書館資源較多,卻因為離多數群眾較遠無法滿足群眾閱讀需求。”宜秀區圖書館館長嵇偉告訴記者,2016年,宜秀區將文化共享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農家書屋等工程提供的資源在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統籌使用,在村和社區的圖書室配備專門管理員,規范圖書管理,更新圖書,增加藏書量。依托安慶市“中心館-總分館”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全區各級圖書館改進圖書服務借閱方式,方便群眾借書。現在,群眾不出家門就能順利借到書。  

       
            嵇偉介紹,總分館制實行后,全區每年新增圖書1萬余冊,現存書近16萬冊,各總分館圖書在總量、類別和藏書上的情況都大大改善,同時,定期對農家書屋的圖書進行更新,讀者可在任何一家分館借閱圖書。
        
             在宜秀區,這樣直接面向群眾開放的基層服務點已覆蓋到全區各個村和城市社區,共建成23個村農家書屋、37個社區圖書室。僅2017年,宜秀區圖書年借閱量就超10萬人次,比上一年提高了60%。
        
      群眾文化陣地建起來
        
            9月11日下午,在羅嶺鎮黃梅村的農民文化樂園,民間劇團鳳英劇社正在演出傳統黃梅戲經典劇目《天仙配》。臺下,來自周邊十里八鄉的戲迷朋友圍坐一團,開心地欣賞精彩的黃梅戲演出。“不愧是大師的故鄉,這么多年來,這里依舊保持著深厚的戲曲土壤,大家懂戲更愛戲。”鳳英劇社團長章長友說。
        
            作為安徽省首批建設啟用的農民文化樂園-羅嶺鎮黃梅村農民文化樂園,就是在原有的露天文化舞臺上改造而成,如今成了當地群眾勞作之余最喜愛的去處,每天都會有村民來這里,既能唱歌跳舞,又能看書議事,真正成為人們的精神家園。
        
             在農民文化樂園的廣場上,村民楊冬梅正在認真學跳廣場舞,鎮里選配的廣場舞文化輔導員正在一招一式手把手教她怎么跳舞。“以前都是在家門口自己伴著音樂跳,如今不同了,有了農民文化樂園,跟廣場舞愛好者們聚起來一起跳,而且不懂的還可以有老師現場教,提高我的跳舞技巧。”楊冬梅自豪地表示。  

            隨著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明顯變化,宜秀區群眾自發組織的廣場舞、書法、黃梅戲等文藝隊伍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目前,全區已成立41支廣場舞蹈隊、14支合唱團、2個輔導站、7個民間劇團,民間藝人和文藝愛好者達1000多人。 
       
            “文化陣地不僅要建起來,更要轉起來。”宜秀區文化委主任曹金寶說,“立足建管用結合,目前我們在配備每個農民文化樂園1名管理人員的基礎上,積極培育各種農民業余文藝團隊、群眾文化輔導員、文化志愿者的作用,實現建成一個樂園、帶動一片區域、活躍一方文化、幸福一批群眾的目標”。曹金寶表示,宜秀區全面建設“區、鄉、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目前已建成黃梅、虎山等6個省、市級農民文化樂園,建成9個市級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和8個鄉村舞臺等,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時,引入社會力量參與,使文化館、文化站成為群眾文化、娛樂的中心。  

      特色文化品牌亮起來  

             為實現從“送文化”到“種文化”的轉變,宜秀區一直注重文化培育和氛圍營造。全區6個鄉鎮(街道)60個村(社區)都建立了自己的群眾業余文藝隊伍,做到文化上的“一鄉一特、一村一品”。 
       
             “郎對花,姐對花,一對對到田埂下……”在不久前的新學期開學第一天,黃梅戲公益培訓班走進嚴鳳英故里,為助力黃梅戲優秀地方文化的傳承,幫助發現和培養黃梅戲優秀人才,培訓班的專業教師指導當地孩子學唱黃梅戲。“來參加培訓,就是要傳承好、創新好黃梅戲藝術”前來學習的黃梅小學五年級學生楊翠蓮說。  

             羅嶺鎮是黃梅戲藝術家嚴鳳英的故鄉。多年前,宜秀區就依托羅嶺鎮黃梅小學建立了黃梅戲輔導班,開展鄉土文化教育。區文化部門指派專業老師為學生免費進行黃梅戲理論知識、唱腔、表演等方面的培訓。黃梅小學每年都挑選有一定基礎條件的學生,每周進行半天集中培訓。黃梅戲教育已在這所村級小學普及了十載有余。
        
             文化底蘊非常深厚的五橫鄉,不僅有清代書法大師鄧石如,其六世孫兩彈元勛鄧稼先也出生在這里。因此在這種傳統家風傳承下,五橫鄉當地村民都非常愛好書法藝術,白天他們是農民、獸醫、工人、民警,晚上有空時就拿起毛筆練字。五橫鄉人口不足2萬,但農民書畫家卻有100多人,書畫愛好者上千人,僅市級以上書法家協會農民會員就有30多人,幾乎村村都有書法家。 
       
             以羅嶺鎮黃梅戲和五橫書畫為核心,宜秀區始終在打造區域公共文化服務品牌上做文章。“我們經常性開展文化演出、送戲進社區和培訓活動,培養文化傳承人和帶頭人,并結合各鄉鎮民俗,已連續四年,相繼舉辦羅嶺鎮濕地觀鳥節、大龍山梨花節、五橫鄧石如書畫節、白澤湖龍舟文化節、楊橋鎮荷花節、大橋街道葉篤正氣象科普教育日等25個節慶活動,舉辦更多‘叫得響、留得住’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活動,推動文化繁榮興盛。”宜秀區文化委主任曹金寶表示。 (安慶日報)

      上一篇:區文化委召開解放思想大學習大討論工作推進會

      下一篇:“聚焦高質量 爭當排頭兵 ” 大龍山風景區管理處召開解放思想大學習大討論專題會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边吃奶边摸下我好爽免费视频 | 国产猛男猛女超爽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 天天操夜夜操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蜜臀AV一区二区| 在公交车上弄到高c了漫画| 久久国产精品只做精品| 男女边摸边吃奶边做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三级电影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倫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乱了伦|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麻豆91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100页| 538精品视频在线观看mp4|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桃花岛|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男男chinese同志gay露脸飞机|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免费网址| 高清videosgratis欧洲69|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4399理论片午午伦夜理片| 成人av鲁丝片一区二区免费|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网站|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片| **性色生活片毛片| 忍住北条麻妃10分钟让你中出| 亚洲xxxxx|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不卡| 动漫精品一区二区3d| 免费看黄色网页| 天天干天天天天|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蓝导航 | 尤物在线视频观看|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无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AB无码播放| 日韩三级小视频| 亚洲福利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