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建設好北部灣港口,打造好向海經濟
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西考察的第一站——北海市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參觀了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精品展覽。陶器、青銅器、金銀器、水晶瑪瑙、琥珀松石……一件件當地出土的文物,見證了合浦作為海上絲綢之路早期始發港的歷史。
“總書記對漢代海上絲綢之路和展出的文物很感興趣,對部分文物的了解非常深入,問得非常仔細,我逐一做了介紹。”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館長廉世明回憶起向總書記講解時的情景記憶尤深,他向總書記介紹了一件漢代從波斯運過來的陶壺,這件藏品是當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歷史上交往密切的有力證據,總書記一邊微笑著點頭,一邊詢問陶壺的用途和做了哪些修護。
“參觀結束后,總書記說博物館要避免‘千館一面’,肯定我們展出的文物很有特色,說合浦這個地方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合浦縣委書記王方紅說:“我們將按照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一方面要繼續保護、挖掘、利用好漢文化資源,抓好旅游文化建設;另一方面要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努力吸引更多沿線國家客商到合浦投資興業,也鼓勵更多本地企業走出去。”
橘黃色門機高高聳立,鐵山港又迎來忙碌的一天。提起總書記到碼頭看望大家那一幕,工人們依然激動不已。“當時那個激動心情都沒辦法形容,大家都在歡呼。”一線調度員徐文星說,總書記十分關心工人們的生活,問工人們是哪里人,做什么工種。“總書記與我們一一握手啦!還勉勵我們要愛崗敬業爭創一流,共圓中國夢。講話非常接地氣。”
工人們聆聽了習總書記的現場講話,令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總書記說要想富先修路,沿海地區要想富也要先建港。
“總書記對港口有很深的感情,聽取了港口情況匯報后,總書記指出要建設好北部灣港口,打造好向海經濟,寫好新世紀海上絲路新篇章。”北部灣港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斯祿說,“作為港口人,我們感到既有壓力又有動力,一定擼起袖子加油干,大力發展向海經濟,積極落實中央對廣西的‘三大定位’決策部署,服務好國家‘一帶一路’建設。”
北部灣港資源豐富,區位獨特,是我國大陸距馬六甲海峽最近的港口,是西南地區最近的出?,也是全國沿海鐵路布局最完善的港口之一。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指引下,北部灣港分別投資馬來西亞關丹港和文萊摩拉港。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完成營業收入100.37億元,同比增長66%,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3492萬噸,同比增長18.98%。
陳斯祿介紹,北部灣港的目標是建設區域性樞紐港和集裝箱干線港,成為面向東盟的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目前從重慶經過北部灣港到達新加坡(重慶—廣西—新加坡)的“渝桂新”南向物流通道正在積極推進中,未來建成后將更大程度地發揮廣西的國際大通道作用。
上次看傳統產品,今天看新產品、高端產品
20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南寧,考察了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實地了解企業發展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海洋船舶等領域高性能鋁材產業情況。2010年5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曾到南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考察。
南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玉林向總書記介紹了公司近年來開發的各種新材料、新產品、新應用。“習總書記一下車就說,我來過你們這里。總書記說上一次來是看傳統產品,今天看了新產品、高端產品,六七年的時間,企業與國家發展同步,取得可喜成績?倳涍幽默地說我們是‘鳥槍換炮’了!”鄭玉林說。
“總書記特別親切,沒有距離感,對高端制造業非常關注,這對我們來說是巨大的激勵!”公司研發中心工作的何克準說,自己將和同事們在各自的崗位上踏踏實實工作,在創新發展方面再接再厲,不辜負總書記的期望。
作為參與高端制造的企業之一,中國中車與南寧市政府合資建設了南寧鋁材精密加工項目與軌道交通裝備項目,在南寧市形成了軌道車輛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同時填補了廣西軌道交通裝備制造領域的空白。
“得知我們采用本地生產的高端鋁合金材料,實現了地鐵車輛的輕量化生產,總書記微笑點頭表示肯定,這讓我們特別鼓舞和振奮。”南寧中車鋁材精密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建仁說,公司將按照總書記的指示精神,繼續加強創新和研發,致力于打造西南地區重要的軌道裝備制造基地。
在考察過程中,企業走出去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總書記也十分關注。“我匯報說中國中車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下一步我們將在‘南寧地鐵南寧造’‘廣州地鐵南寧造’的基礎上,爭取實現‘東盟地鐵南寧造’,總書記非常高興。”劉建仁說。
上海明匠智能系統有限公司是首批簽約入駐南寧·中關村創新示范基地的企業之一。“我把數字化工廠整體解決方案做了詳細匯報,總書記聽得很仔細,也知道我們已經在東盟市場上打出局面,這讓我們很受鼓舞。”公司董事長陳俊說,“一帶一路”的不斷推進,使廣西通往東南亞的渠道更加便捷暢通,公司從廣西銷往泰國的裝備直接走陸運,僅僅是運輸成本就比原來降低了近40%。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擴大生產,利用好廣西的區位優勢,深耕東盟市場,做大做強,讓中國工業技術走進東南亞,走向全球。”陳俊說。
付出生態代價的發展沒有意義
位于北海市近郊的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內3000畝紅樹林蔚為壯觀,這里白鷺齊飛,蝦蟹成群,構成了一幅生機勃勃的自然生態美景。19日傍晚,習近平總書記踏著晚霞考察了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
“總書記十分關心保護區生態建設,問這里的植物是什么木種,長勢如何,有哪些品種。”回憶起向總書記講解的情景,北海市海洋局副局長彭在清歷歷在目,他告訴記者,總書記從一號平臺沿著木棧道步行到二號平臺,一路上不時停下來詢問紅樹林和海洋生物的保護情況,詳細了解紅樹林作為“海洋衛士”“海上森林”對海洋生態環境的調節作用。
“我向總書記介紹秋茄和彈涂魚時,總書記顯得非常熟悉?倳浾f他在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區工作過,對海洋很有感情。”彭在清說。
近幾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很快,近海生態環境總體良好。據林業部門統計,2001年北海有紅樹林4.1萬畝,目前面積已增加到4.9萬畝。
“在離開保護區前,面對著寬闊的紅樹林和一望無際的大海,總書記駐足凝望,叮囑我們繼續做好紅樹林的研究和保護,把海洋生物多樣性濕地生態區域建設好。”彭在清說,進行紅樹林的保護和適度開發合作是國際海洋合作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期待把保護區打造成一個中國與東盟國家開展紅樹林保護交流的重要平臺。
一邊紅花綠植搭起層層梯田,一邊花田里美人蕉、朱槿花爭奇斗艷,水車瀑布相映成趣……一年多時間,流經南寧市區的那考河經過生態綜合整治,已經從過去市民避而遠之的“黑水河”變身為美麗的公園。
“看見總書記來到那考河,我們非常高興,紛紛上前向總書記問好。”退休職工李朝珍說,讓她印象最深的是,總書記說發展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在建設中保護好生態環境,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
“總書記一路上詳細詢問了那考河生態綜合整治的情況,強調付出生態代價的發展沒有意義,保護生態,和諧發展,是現在我們建設方方面面都要體現的理念,勉勵我們把生態文明建設的研發工作做好。”回憶起和總書記交流時的情景,北京排水集團南寧公司總經理高懷波說。
“現在南寧市54.6平方公里的海綿城市示范區已建設過大半,未來的建設效果令人期待。”高懷波說,企業將繼續做好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加強研發,做好相關經驗的總結和積累。
上一篇:這些“柵欄”最該拆!(特別報道·企業創新,還有多少“制度藩籬”①·政策篇) ——對3省6市121家企業創新情況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