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綱指出,回顧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周期,從經濟增長率的角度看,短期經濟會繼續低迷。他認為,外匯儲備減少,一部分是國內企業對外投資,另一部分是“熱錢”,這些資金應該讓它們出去。未來中國甚至都不需要外匯儲備,因為中國的人民幣就是別國的外匯儲備,“外匯儲備減少是好事兒”。
在分論壇上,富國基金FOF負責人陳曙亮表示,大類資產配置等于戰略配置加戰術配置,大類資產配置的意義在于降低組合的波動性。目前市場上常見的資產配置策略存在較大的問題。他認為,FOF有兩大亮點:一是大類資產配置,公募FOF的推出,是第一次能展現各家基金公司的優勢的產品。二是能熨平波動,給投資者帶來穩健收益。
任澤平則表示,金融去杠桿會導致整個貨幣創造體系收縮,包括需求端的收縮。從未來一年左右的時間看,投資者還是要警惕由于流動性收縮給資本市場帶來的影響,未來股市可能賺不到流動性和機構博弈這方面的利潤了,市場總體將以震蕩為主,建議投資者選擇那些可以穿越經濟周期(剩者為王)的行業龍頭,給它溢價,和它一起成長。“如果說,去年曾經建議向低估值有業績的方向抱團,今年就是要買就買龍頭股,因為龍頭未來可以承擔整合整個行業的重任,經過市場的二次探底,其他企業可能活不下去了,但龍頭企業能活下去,能夠最終收割市場,所以要給行業的龍頭溢價。”任澤平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