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4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到廣西壯族自治區考察調研,首站來到北海市。
在該市鐵山港公用碼頭的考察中,習近平表示,鐵山港有區位優勢,發展前景廣闊,將來是北部灣經濟區一個重要依托。要建設好北部灣港口,打造好向海經濟。他還強調,北海具有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底蘊,我們現在要寫好新世紀海上絲路新篇章。
廣西被定位為“一帶一路”有效銜接的重要門戶,而北海則是“門戶樞紐”中重要的戰略支點城市。
在多名區域經濟學者看來,打造向海經濟,意味著城市需要面向海洋發展,向海洋要資源和財富。而建立“大進大出”的臨港產業帶、發展高端的海洋裝備和深海生物技術,以及面向“一帶一路”國家建設遠洋航運服務,都可以是“向海經濟”的實現方式。落點在廣西和北部灣區域,港口群的建設將強化“向海經濟”的布局,帶動中國的臨港工業、海洋裝備制造走向東盟等“一帶一路”國家。
為什么發展向海經濟?
廣西目前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南部靠海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包括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四座城市。新華社消息顯示,考察中的習近平充分肯定了鐵山港對北部灣經濟區的支撐作用,他強調要打造“向海經濟”。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秘書長陳耀認為,“向海經濟”意味著沿海區域要面向海洋發展,重視海洋資源的利用,要向海洋要資源、要財富。要依托港口群構建“大進大出”的臨港產業集群,比如發展大型海洋裝備、深海生物技術轉化、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等海洋經濟,都是探索“向海經濟”的有效形式。
這兩方面的“向海經濟”,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已有所探索。一些大項目已陸續在南北欽防上馬建設。北海引進了斯道拉恩索北海林紙一體化項目、中石化煉化項目等大項目,建立起了電子信息、石油化工、臨港新材料三大千億元產業。防城港則有中廣核的核電項目和引進武鋼千億噸規模的鋼鐵項目。
《廣西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十三五”規劃》顯示,廣西對北海、欽州、防城港三座城市發展海洋經濟均有明確定位:北海市著重發展電子信息、石化、新材料等臨海先進制造業,積極發展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南珠特色產業;防城港市著重發展鋼鐵、有色金屬、核電等龍頭臨港工業,突出發展沿邊貿易和生態旅游,推進北部灣現代物流中心建設;欽州市著重發展石化、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等現代臨港產業,積極發展海洋生物醫藥和港航服務業。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陳萬靈表示,臨港布局產業的好處在于,通過節約運輸路線和規模上的“大進大出”,最大限度的實現成本,而廣西的區位優勢又利于貨物快速疏散。
2015年3月,習近平在參加全國“兩會”廣西團審議時,對廣西有過“兩個建成、三大定位”的表述。其中的“三大定位”與廣西的區位關系頗大,分別是“三重角色定位”,即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形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
“中國的臨港工業產品、中國的海洋裝備制造,有望通過北部灣港口走向‘一帶一路’國家。”廣西區委黨校“一帶一路”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家壽分析,區位優勢曾經使得北部灣區域成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
陳耀也指出,臨港布局石化、鋼鐵等工業帶,是國際上許多港口城市的通行做法,可能面臨激烈的同質化競爭。與此同時,發展臨港工業還需要特別注重生態的保護,開發與保護并舉。因而,有必要探索更科學、更生態化的發展模式。
國際上一些港口城市在有一定貿易基礎后,依托航運發展遠洋船務服務、發展航運金融。這些也是“向海經濟”未來可探索的形式。
需打造環北部灣港口群
不過,廣西發展“向海經濟”的基礎并不算牢固。
以內涵寬泛的“海洋經濟”為例,從數量上看,廣西目前的海洋經濟總量和產業規模還很小,生產總值僅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 1.7%,占全區生產總值(GDP)的 6.5%。
張家壽認為,廣西在資金、研發、人才、機制體制方面還存在短板。要解決這個問題,一是廣西內部抱團,二是廣西向東發展,推進兩廣經濟的一體化,接受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輻射帶動。
廣西早在2007年,也就是申報“北部灣經濟區”之前,就實現了內部的“抱團”。當年2月,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成立,北海鐵山港、防城港、欽州港三港整合為北部灣港,統一規劃,打包建管,一致對外。這一“打包”的效果是,結束了北部灣港口同質化的時代,北部灣港的貨運量隨后迅猛增長。
囿于行政區劃的限制,北部灣港口群這些年并沒有積極推進進一步的整合。從地理位置上看,北部灣的港口除了廣西部分,至少還有兩個重要港口——湛江港和?诟。目前,湛江港和北部灣港存在激烈的競爭關系。
張家壽提到一個有趣的現象——由于成本上湛江港更有優勢,廣西貨不走廣西港。
盡管湛江、茂名等城市也在打著“北部灣”、“東盟”的概念,但“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國家戰略覆蓋的主體范圍僅是廣西四座城市,國家級的東盟博覽會也一直在廣西南寧落戶。
張家壽認為,有必要突破行政區劃的現狀,將廣東湛江港和海南的?诟塾媚撤N機制整合到一起,解決同質化競爭的問題,形成有競爭力的環北部灣港口群。
目前,湛江和北海正在建立跨。▍^)的北部灣經濟合作區,以探索跨省(區)地市層面的合作機制。
更大的利好是,在國家發改委、住建部最新批復的《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中,“北部灣”前面的“廣西”被去掉,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南寧市、北海市、欽州市、防城港市、玉林市、崇左市,廣東省的湛江市、茂名市、陽江市和海南省的海口市、儋州市、東方市、澄邁縣、臨高縣、昌江縣,均被納入規劃。
這一規劃中的城市群,與正在編制規劃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將成為“無縫”接壤的城市群。
對此,張家壽解釋說,北部灣港口群未來極有可以接受經濟發達的粵港澳大灣區的輻射,同時學習東部沿海地區的先進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