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新華網安徽頻道:安慶市宜秀區爭創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日期:2016-12-14 08:14:09 來源: 點擊:
日前,安慶市宜秀區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規劃論證會召開,這標志著該區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工作進入實施階段。宜秀區在去年榮獲省級生態示范區的基礎上,將利用自今年7月起到2018年底的2年多時間,不斷優化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經濟、完善生態制度、建設生態文化,努力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實施生態建設,改善區域環境。該區緊緊圍繞“綠色宜秀”和“宜游宜秀”建設目標,大力推進通道景觀林、休閑景觀林以及市場前景好、經濟價值高經濟林建設,不斷完善環衛設施和環保設施建設,建立2座太陽能微動力污水處理設施和5座鄉鎮建設垃圾中轉站,著力推進源污染治理。目前,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45.1%,城鎮人均綠地面積達到11.5平方米,有3個國家級生態鄉鎮和1個省級生態鄉鎮、8個省級生態村居。城鄉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率達90%;城鎮集中污水處理率47.06%。
壯大生態產業,發展生態經濟。該區大力發展藍莓、葡萄、特色水產等農業特色主導產業,積極推廣無公害標準化栽培技術,建成“一村一品”示范村6個、部級健康養殖示范場3家,6.5萬畝水面已取得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省級農林產業化龍頭企業6家,市級15家。生態旅游蓬勃發展,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菜子湖國家級濕地公園加速建設,龍鱗生態博覽園和龍泉生態園已具規模,鮑沖湖休閑度假區投入運營,“壽山福海”等社會化養老項目快速推進。11月份,該區成功入圍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健全生態制度,完善政策體系。 該區相繼建立生態效益評價機制、綠色政績考核機制、生態補償機制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機制。高標準建設宜秀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規劃和實施方案,印發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工作考核辦法,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工作納入年度綜合考評范圍,將政績考核結果與干部任免獎懲掛鉤。
弘揚生態文化,傳承生態文明。該區張四墩遺址成功獲批第七批國保單位,整體保護方案已經由國家文物局批準立項,兩鄧故居和嚴鳳英故居被正式授牌安慶市黨史教育基地,9個文物點被命名為安慶市革命歷史遺址,羅嶺花園龍燈已經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先后舉辦兩屆郁金香生態文化旅游節和首屆向日葵花展、菊花展等生態文化節慶活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深入推進,編印鄉土教材,宣傳生態保護知識;積極開展環保進校園活動,綠色校園評選如火如荼。該區還通過廣播電視及網站、微信等公共媒體平臺,開設生態文明建設專題專欄,普及環保生態知識、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陳秀根 陶少兵)
上一篇:婁雪松主持召開區長辦公會議
下一篇:宜秀區法院積極開展“講看齊、見行動”學習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