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秀區白澤湖鄉對民生工程進行“回頭看”,把惠民效益最大化作為實施民生工程的鮮明導向,為繼續做好民生工程工作提供指引。
“為了最大化減少項目資金投入,提高工程質量,切實加快“八小水利”民生項目建設步伐,在村民代表一致許可的情況下,將亟待建設的 “八小水利”工程以“捆綁招投標”的形式,公開招投標,初步估計,將節省資金投入20萬元左右。 ”宜秀區白澤湖鄉獨秀社區黨總支書記曹尚照介紹道。 11月7日,獨秀社區召開 “八小水利”公開招投標會,此次公開招投標涉及項目有泄洪溝疏浚三條、新建抗旱排澇泵站三座、清淤當家塘10口。
獨秀社區以“捆綁招投標”的形式推進“八小水利”項目建設,是該鄉改善全鄉整體防汛抗沆能力的一個縮影。為加快“八小水利”修建步伐,確保在年底前按期完成2016年農建計劃,該鄉引導農民積極出資投勞,用足用活“一事一議”政策,爭取上級獎補政策,同時吸引社會資金,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為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提供資金保障。據悉,該鄉2016年度“八小水利”建設任務項目共60項,預計建設投資797.5萬元。現已完成建設任務項目45項,完成建設投資570萬余元。目前,尚未完成的建設項目正在進行規劃設計,確保在年底前順利完成全部項目建設。
為了讓民生工程項目發揮最大效益,宜秀區白澤湖鄉集中民智,科學決策,嚴把項目申報關,讓群眾早受益、多受益。
在農村道路暢通工程建設中,白澤湖鄉嚴格執行民主議事規程,優先安排需求急迫、受益面廣的民生項目。“這條路不僅是出行路,更是致富路,修通后將極大減少魚、蝦、螃蟹等特色農產品的運輸成本”,看著已經貫通的龍楓公路,老黨員王曉躍很是激動。
農村奔小康,基礎在交通。近年來,白澤湖鄉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服務脫貧攻堅注入了源源動力。2016年,白澤湖鄉農村道路暢通工程資金總投入達1200萬元,改造提升道路19公里,將大大改善群眾的出行條件。目前,這個鄉長7.74公里,計劃投資700多萬元的大澤路鄉級道路正在緊張施工。
民生工程是政府堅持以人為本,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保障公民基本權利,提高生活水平,重點關心弱勢群體,采取的一系列積極政策舉措。一句話,民生工程就是政府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現代版"為人民服務"的具體體現。今年7月的連續強降雨讓白澤湖鄉獨秀社區的種糧大戶江愛明損失巨大,辛辛苦苦經營的1500余畝水稻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災害,累計損失高達十幾萬元。正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鄉村干部和國元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主動上門核實受災情況,幫助他開展賠付工作,增強了他開展災后生產自救的信心。截止目前,該鄉政策性農業保險全年幫助4294戶普通農戶和10戶種植大戶挽回了共計200多萬元的經濟損失。
為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宜秀區白澤湖鄉力爭在軟硬件上下功夫,安排電影放映、送戲下鄉,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托起最美“夕陽紅”。今年,該鄉還進一步改善養老服務設施條件,建立完善低收入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補貼制度及80周歲以上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享的目標。楊大樹是宜秀區白澤湖鄉的貧困戶,8萬元的醫藥費讓他的家庭陷入窘境。 “新農合報銷了4萬多塊,我也申請了醫療救助,是民生工程幫我渡過了難關”, 楊大樹說。
“大多數貧困戶都能夠依靠自身努力擺脫困境,但還有一部分人只能依靠政策兜底,對他們來說,養老、醫療、低保、社會救助等社會保障是他們最后的依靠,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是我們政府應盡的責任。 ”宜秀區白澤湖鄉鄉長許大元說。
如何確保已建民生工程長久發揮效益,宜秀區白澤湖鄉進行了許多有益探索,以獎代補就是其中的有力舉措,這個鄉采取了‘三個一點’的措施,即財政獎補一點、社會捐贈一點、農戶自籌一點。
“民生工程“回頭看”,以民為本無止境。我們將繼續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進一步強化民生工程項目管理工作,重點驗收工程類項目基礎資料管理、管護制度的建立和落實、管護資金的安排和使用、項目運行和效益發揮等情況,鞏固既有成果,讓人民群眾長期受益,守住建后管養這條民生工程的生命線” 宜秀區白澤湖鄉鄉長許大元這樣說。(方華 鄭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