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皖宜季牛水產養殖有限責任公司與羅嶺鎮花元村結對幫扶,計劃投資1080萬元,將白水宕圩改建成標準化連片精養池塘,改變傳統粗放型養殖模式,打造成以休閑為主的現代農業示范基地。花元村是宜秀區的貧困村,該村村級主導產業不突出,集體經濟薄弱,現有貧困戶81戶196人。該項目實施后,每年可年增加村集體純收入30萬元,解決貧困戶25人就業,年收入不低于3萬元,帶動25戶66人脫貧。
今年以來,宜秀區認真貫徹落實全市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座談會精神,在全區組織開展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三項行動,即在鄉村兩級黨組織中開展“扶貧我擔當、聚力建小康”強基固壘行動、在機關黨組織中開展“扶貧我帶頭、入村結窮親”志愿幫扶行動、在非公企業黨組織中開展“扶貧我有份、工農心連心”結對聯動行動,凝聚了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形成了脫貧攻堅的濃厚氛圍。
發揮鄉村兩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該區在鄉村兩級黨組織中開展“扶貧我擔當、聚力建小康”強基固壘行動,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通過圍繞精準脫貧對專業能力的要求,采取任職或掛職等方式,優化班子結構,增強班子活力,建立責任體系,推動脫貧攻堅各項任務落實;根據不同層級領導干部和工作隊伍的實際情況,因人制宜精準培訓。采取“致富能手+貧困戶”模式,既解決了貧困戶燃眉之急,又為貧困戶帶來了實用技能和致富經驗。
發揮機關黨組織志愿幫扶作用。該區在機關黨組織中開展“扶貧我帶頭、入村結窮親”志愿幫扶行動,積極發動機關黨員全員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將“幫扶承諾牌”掛到貧困戶家中,亮明黨員身份,明確脫貧目標;逐月制定走訪安排表,通過多種形式的走訪與回訪,保持與貧困戶不間斷的聯系,并以“訪親日志”的形式加以記錄,隨時掌握幫扶對象的困難與訴求;黨員干部深入困難群眾家中,為群眾宣講政策形式,以具體貧困戶的具體問題精準施策,切實為貧困戶爭取低保、大病救助等相關政策,并督促、指導貧困戶實施好扶貧到戶項目,讓貧困戶充分享受政策紅利,確保政策落實到戶、兌現到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貧困戶解決生產資金、就業、就學、就醫等實際困難。
發揮非公黨組織的公益聯動作用。該區在非公企業黨組織中開展“扶貧我有份、工農心連心”結對聯動行動。通過提供定向招聘貧困家庭勞動力的專門扶貧就業崗位,為貧困戶增加了工資性收入;引導區內龍頭企業著眼特色基地建設,通過優先收購貧困村、貧困戶農產品等措施有意識地將產業資源向脫貧一線傾斜,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為全區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增強了持續創收的能力;同時鼓勵非公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力所能及的開展扶貧濟困、捐資助學等活動,在持續性地為貧困村、貧困戶解決燃眉之急的過程中,幫助企業樹立形象,推動慈善活動常態化。(肖琪 李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