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區黨建引領促棚改
日期:2016-08-22 16:25:13 來源: 點擊:
實施棚戶區改造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群眾的居住條件,兼顧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環境。
2015年以來,宜秀區相繼啟動了A-16和三角島、機場大道東側一期、中山大道北片區、206國道宜秀段等項目。面對涉及范圍廣、總量大,時間緊迫、情況復雜的征遷任務,今年,宜秀區把征地拆遷與黨建工作結合起來,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將基層組織延伸至棚改一線、機關干部蹲點一線、黨員帶頭奮戰一線,切實做好群眾工作,保障了棚改工作平穩有序推進。
區鄉村聯動共包共促 破解棚改征遷難題
構建合力征遷格局,壓實征遷人員責任。宜秀區委總攬全局、統籌保障,區政府負起主責、組織實施,區大建辦高效服務、統籌協調、一日一報,相關鄉鎮(街道)對照目標、掛圖作戰、明確職責、倒排節點。加大落實“區指導、鄉負責、村為主”屬地責任制力度,強化區、鄉、村三級聯動機制,形成攻堅合力。按照“掛圖作戰、一線辦公、倒排時間、包保到人”工作機制。在每個棚改分指均制定了房屋拆遷作戰圖、房屋拆遷包保到戶明細表、房屋拆遷進度表以及拆遷責任人考勤表,細化工作目標,分解工作任務,曝光工作進度,以目標倒逼進度,以時間倒逼程序,以督查倒逼落實。做到目標、重點、措施、進度、責任“五明確”。從區紀委、組織部抽調專人成立督查組,實地督查每天任務完成情況、人員出勤情況、遵守紀律情況、各地進展情況,并通過區微信平臺一日一通報,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為決戰決勝棚戶區改造征遷任務,宜秀區將今年8月定為“棚改決戰月”,創新推出棚改征遷“互學互幫、共包共促”工作法,突出黨建引領,強化黨委領導、落實主體責任,重點在工作經驗、征遷方法、先進典型上互學;在動員征遷、人員配備、一線工作上互幫,共包責任點、共包外圍關系戶、共包談判簽訂協議,共促征遷干勁、共促棚改進度。區委部門、區委各部委、區直單位、各鄉鎮等38個單位點對點幫扶3個有征遷任務的鄉鎮(街道),按照“一把手負責制、一線工作法”的工作機制和“協助并完成一戶以上征遷任務”的目標要求,對口幫扶、包保到位,確保全面完成各項征遷棚改任務。從8月14日到8月22日,在38個單位一對一共包共促下,克堅攻難,提效升標,成功簽訂50多戶征遷任務。
黨組織延伸一線 凝聚棚改攻堅合力
哪里有征遷,哪里就有黨組織。棚戶區改造不僅是推進城市化進程、維護群眾根本利益的需要,也是檢驗黨組織能否有效發揮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檢驗廣大黨員干部在關鍵時刻能否經得住誘惑、經得住考驗的重要標志。在棚改征遷工作中,宜秀區通過開展“建立臨時黨組織,爭當工作主力軍;建立黨員宣講隊,爭當工作急先鋒;建立黨員示范崗,爭當工作排頭兵”的“三建三爭”活動,構平面、妙連線、巧取點,“點線面”相結合打贏每一場棚改攻堅戰。
在棚改過程中,該區共組織232名干部參與征遷工作,其中黨員185名,區及涉及棚改項目的鄉鎮均設立征遷指揮部。為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還在征遷一線設置了近10個臨時黨支部。黨員干部亮明黨員身份,發揚“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精神,戰斗在征遷宣講第一線,及時將最新政策傳達給征遷群眾。同時,通過報紙、網絡、電視等媒體宣傳棚改工作相關政策,加大對棚改工作成績、先進典型和亮點特色的報道,在全區范圍內掀起棚改的輿論熱潮。區委組織部還通過設立黨員示范崗等活動,強化黨員干部責任意識,形成爭先進位、比學趕超的競爭氛圍。
黨員干部一線歷練 刷新棚改“宜秀速度”
我是黨員我帶頭,我是黨員我先簽。在每一次征遷過程中,全區黨員干部放下家中私事,一心撲在征遷工作上,與群眾零距離、面對面進行思想溝通,多方解決群眾實際難題,逐步打開被征遷戶的心結,確保征遷工作有序穩步推進。
在棚改工作中,該區重點教育引導黨員征遷戶顧全大局,率先簽約搬遷,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他們將征遷戶中的黨員骨干組織起來,推行“一管三帶”征遷宣講模式,即黨員征遷戶管好自己、帶好家庭、帶好鄰居、帶好村民組,帶動普通群眾理解和支持政府征遷工作。潘宜廣,今年60歲,原大橋街道紅光社區副書記,黨齡38年。此次,潘宜光家也在拆遷范圍內。他沒等指揮部工作人員上門,就主動到社區說:“不用做工作,我帶頭簽,我不帶頭,做榜樣,還怎么做群眾工作。”除了自己帶頭簽協議之外,他還主動到其他兩兄弟家做工作,簽協議。潘宜光平時在村里威望很高,群眾基礎好,家庭和睦,兄弟敬重,大哥說的話,其他兩兄弟信服,很快簽了協議。隨后三兄弟家庭共19人賠償款近400萬元只開在了一張房票上,一時間成為了周邊群眾的美談。在他的宣傳和帶動下,社區許多征遷戶改變了先前的觀望態度,主動配合支持征遷。 宜秀區大橋街道蘇崗社區黨總支書記陸玉鳳,全身心投入到棚戶區改造一線,每天堅持工作10多個小時。8月15日,她在去征遷戶家途中,遭遇車禍造成尾骨骨裂。為了不影響征遷進度,她把病床當成指揮所,每天電話指揮,全程跟蹤問效,確保了征遷工作有序推進。目前,她所負責的項目已完成年度征遷任務的86%。 正是在這些黨員的宣傳和帶動下,許多征遷戶改變了先前的觀望態度,主動配合支持征遷,營造了黨員先行、群眾跟隊,風清氣正、和諧有序的良好氛圍。樊小強,蘇崗社區三城組人,大橋街道蘇崗社區黨總支書記陸玉鳳的包保戶。在陸玉鳳因征遷工作出車禍的當天下午,一刻也沒耽誤,就帶著妻子來到指揮部簽掉了協議。
截至今年8月18日,該區2015年A-16和三角島、機場大道東側一期集體土地房屋協議簽訂已全面完成;2016年中山大道北片區完成任務84%,206國道宜秀段棚改項目征遷任務完成36%。下一步,該區將不斷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步伐,進一步為轄區群眾改善居住環境。(方華 )
上一篇:履職為民,情系桑梓——區人大組織開展災后援建專題調研活動
下一篇:再動員 再部署 再落實 楊橋鎮全力做好文明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