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喜慶,宜秀區城管執法大隊三中隊中隊長。他所在的城管中隊服務于大橋街道辦事處,這是一個經濟和城市建設非常迅速的轄區,處在整個宜秀區的前沿,各項征遷和棚改任務極其繁重復雜。在整個街道棚改區域,經常會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中等個子,留著平頭,腳步匆匆,穿梭于各個棚改指揮部之間。不是指揮部的人,但卻是各個棚改區中的編外攻堅能手。聽說,幾個指揮部都在搶著要任隊,很火!
有套路
第一次見任喜慶是在大龍山鎮永林社區棚改分指,一番交談中,他接了大概有二十來個電話。第一印象是,事情多,卻不亂;腦子快,有套路。基本上什么問題問到他這里,都是有解決方案的,但有主見,每次他回復別人時,記者也從腦子過了一遍,心里不禁豎起在拇指。
對于棚改工作中的城管執法,任喜慶有自己的一套理論:“棚戶區改造征地拆遷是一項惠民工程,把好事辦成實事也是一項挑戰。棚改對象情況千差萬別。絕大多數群眾盼征遷,又怕利益得不到維護。也有個別人想通過征遷一夜暴富,存在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我們城管人長期在一線和群眾打交道,對群眾的心理有相當的了解,加上對相關法律也有一定的把握。組織交待的任務就是希望發揮自身執法優勢,專攻釘子戶。”
對于有些釘子戶,溝通技巧,創新思路,法律杠桿缺一不可。有一次工作組和一戶征遷企業多次談判未果。該業主漫天要價,態度蠻橫,任喜慶和城管中隊受命介入。一見面任隊不和當事人談征遷,只和他聊聊該企業的發展。老板白手起家,企業一步步壯大,企業的廠房分批建設,但部分廠房未辦理規劃手續。在取得相關證據后任隊正告業主,違建廠房無論年限長久一律拆除,不予補償,在法律的凌厲攻勢下,該業主長嘆一聲,第二天就主動到工作組簽下協議,正是在一個個挑戰中不拘常格,創新思維,面對常人無法撼動的征遷釘子戶任喜慶和同事們一路高歌,打贏了一場又一場戰斗。
有正氣
城管執法面對的是紛爭,但也有誘惑,對于這些,相信每位征遷工作人員都曾遇到,如何處理也是對個人黨性原則修養的考驗。一次任喜慶和一位對象戶談判,該對象戶拿出幾張購物卡扔到座位上,任隊立即把卡扔到窗外并掏出手機錄像。當事人見狀悻悻地撿起卡轉身回屋。還有一次下班回家,一名征遷對象堵在任喜慶家樓下,問他有什么事,是想約任隊出去吃飯,任隊拒絕后當事人嘲笑,假清高。任喜慶正色警告:“再來,就中止和你談協議。”
記者問,這樣的事多不多,任喜慶回答,多。但他表示既然敢說出來,就是經得起考驗!后來啊,這兩人后來都乖乖的按照政策簽訂了征遷協議。任喜慶俏皮的說:“大概是我身上的的正氣讓他們泄了氣。”引得哄堂大笑。
有柔情
在任喜慶接的二十來個電話里,有一個電話引起我的注意,電話里一個嬌滴滴的小姑娘的聲音。那時的任隊,眼角都是笑意:“過了?好好!熱不熱,叫媽媽帶你去吃麥當勞,爸爸還在忙,中午回不去。乖......”放下電話,任喜慶忍不住:“我女兒,四年級,早上鋼琴考級,七級過了。喜歡彈鋼琴。”但是自參與征遷工作以來,三中隊白天要管理市容、防控違章的同時,晚上要投入征遷工作,加班加點已是常態,他錯過了很多與妻子、女兒相處的時光。
去年老母親過八十歲生日不久摔傷了腰,她老人家雖近在咫尺,任喜慶卻沒有時間探望,一直到傷愈只探望過一次。未能盡孝任隊說:“心中有愧。唉,八月初有天傍晚雷聲震震,我接到任務正趕往一戶征遷戶余中,女兒打電話要我回去,原來妻子也加班未回,女兒從小怕雷,我只安慰她媽媽快回來了,然后掛掉電話,心里很痛。”但看到在自己努力下簽下征遷協議而歡天喜地的群眾,任喜慶沒有失落和后悔,他來了一句文縐縐的話:“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這不正是一名黨員的追求嗎?
在這項最難、最煩擾的工作中,城管執法大隊的任喜慶卻沒有給人一種沉重、壓抑的感覺,他的標志是滿臉笑容,妙語連珠,有條不紊,怎么說呢,因為對工作飽含深情、對問題胸有成竹,才有任喜慶的喜慶人生。(張箭 丁厚祥 袁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