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區上下緊緊圍繞“五大”宜秀目標 ,以項目投資工作為抓手,克服宏觀經濟壓力,著力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全區經濟運行健康平穩,主要經濟指標達到和超過序時進度,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1、地區生產總值。經測算,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68億元 ,同比增長11.4%,居全市第1位。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完成2.03億元、16.6億元和9.05億元,同比增長0.4%、9.7%和17.9%。
2、規模工業增加值。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11.31億元,增長10.6%,居全市第1位。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8.79億元,增長12.6%,居全市第7位。
3、固定資產投資。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6.93億元,增長10.1%,居全市第8位,其中工業投資23.43億元,增長0.1%,5000萬以上項目30個(其中有投資進度的26個),完成投資17.4億,同比下降26%;在建房地產項目13個,施工面積115.07萬㎡(去年同期131.2㎡),完成房地產投資6.45億元,房地產銷售面積29.88萬平方米,銷售額13.60億元。
4、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23億元,增長12.3%,居全市第2位;其中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2億元,增長13.1%,居全市第4位。
5、財政收入。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63億元,增長35.1%,居全市第1位;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4.25億元,增長28.6%,居全市第1位。財政收入中稅收收入6.54億元,增長39.6%,比重占98.7%;全區財政一般預算支出29665萬元,增長12.9%,其中民生工程支出19925萬元。
6、外貿進出口。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3865萬美元,增長52.2%,居全市第5位;出口2287萬美元,增長16.5%。實際利用境外資金2526.65萬美元,增長27.7%。
7、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9968元,增長7.3%,居全市第10位;其中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8052元,增長6.6%;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2732元,增長6.5%。(丁時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