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險一線黨旗高揚 —— 宜秀區干部群眾抗洪搶險綜述之一
日期:2016-07-11 10:54:07 來源: 點擊:
搶險一線黨旗高揚
——宜秀區干部群眾抗洪搶險綜述之一
2016年的七月注定是讓所有宜秀人都終生難忘的,暴雨從6月30日起整整肆虐了七天。
7月1日8時,菜子湖水位14.75米,超警戒水位0.25米,破罡湖水位12.41米,距警戒水位0.09米。
7月2日20時,菜子湖水位16.37米,超警戒水位1.87米,破罡湖水位12.87米,超警戒水位0.37米。
7月3日15時,菜子湖水位16.72米,超警戒水位2.22米,破罡湖水位13.16米,超警戒水位0.66米。
羅嶺鎮的東方圩告急、團結圩告急、白宕圩告急、大龍山鎮的農場圩告急、楊橋鎮的團結圩告急!汛情就是生命,汛情就是命令!生命大于天,危急關頭,宜秀區委、區政府從容應對,科學決策,靠前指揮。大龍山下,黨旗高揚;菜子湖畔,黨徽閃耀。25萬宜秀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至7月6日18時,宜秀區6個鄉鎮(街道)普降大到暴雨,平均降雨量537.3毫米,最高值達648.4毫米,初步統計,受災人口7.26萬人,緊急轉移6422人,集中安置939人,災區群眾的日常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全區社會秩序穩定安寧!
一個優秀黨員的信念
凌晨四點半,一束手電筒光閃爍在大聯圩堤上,蚊蟲圍著手電上的燈光亂繞。張兵深一腳淺一腳走在泥濘的圩堤上,他剛剛結束了大聯圩應急措施緊急會議,現在又去圩堤上進行巡查,自防汛抗洪搶險以來,這已經不知道是他第幾個不眠之夜了。
從6月底開始,楊橋鎮就屢遭強降雨的襲擊,而螺山村、破罡湖社區內堤壩、圩口眾多,更是該鎮的防汛重點區域,作為這兩個村(社區)的書記,張兵知道自己身上的擔子有多重。6月29日,鎮防指大聯圩分指進駐,作為分指一員,張兵每日吃住在這里。7月3日, 張兵家的魚塘被淹了,雖然損失近五百余萬,但他無暇顧及。他沒保住自已的財產,卻保住了大團結圩!7月4日上午,又下起了大雨,大聯圩2100余人的安全、3900余畝耕地、2800多畝精養魚塘,牽動著張兵的心。“立即對所有群眾進行轉移!”鎮防指的命令迅速下達。當夜,11個村民組540余人全部轉移完畢。他認真仔細的查看安置點,卻沒空去醫院看看生病的老母親。張兵常說,他不是一個好兒子,但是他可以毫不愧色的說:“我對不起家人,但我對得起百姓!”
這種信念,是暴風驟雨中的平靜,是生的希望!
一個優秀黨員的擔當

持續多日的暴雨,小龍山社區朝陽圩河水暴漲,連續超越圩口防洪歷史記錄水位。7月4日上午,地勢較低的小龍山社區敬老院被大水圍困,情況十分危急,章新民身先士卒,立即率社區兩委成員緊急調來船只和救生衣,親自登船指揮,船只一趟又一趟在喘急河流中來回穿梭,如果出現險情,就有可能船翻人落水的危險,經過三個多小時的努力,18名五保老人全部安全轉移到羅嶺鎮敬老院安置,并協調好老人們食宿,此時此刻,他一顆懸著的心終于落下了。
保圩期間,章新民冒著傾盆大雨,與村防汛突擊隊員沒日沒夜的奮戰在朝陽圩的圩堤上,終因菜子湖水位太高,超歷史記錄導致朝陽圩漫破,社區小圩全部波及,進出主次干道的道路相繼被淹沒,錚錚的男兒漢,他看到此情此景,給所有人打氣鼓勁:“有人在,希望就在”!12個居民組的交通被中斷,嚴重影響了災民的生活,400戶,1000余人的受災群眾還在等著他們的救助呢。面對當前的災情,他又帶領著社區兩委成員逐組逐戶上門、問長問短、盡最大能力解決群眾需求,安排船只每天給受災受困居民送去急需的大米、鹽等生活必需品,大災面前有大愛,小龍山社區奏響的是一首與受災群眾同舟共濟、奮力抗災的戰歌。
這種擔當,是晝夜奮戰,跑贏時間,打通一條條通往災區群眾的“生命通道”!
一個優秀黨員的情懷

方文楊,白澤湖鄉大楓社區一名退休老黨員。7月2日凌晨暴雨如注,大楓社區各個圩口的水位不斷上漲,方老身在家中,聽著外面的雨聲,感到十分不踏實,他起身穿好衣服,身披雨衣,打著手電筒在社區愛國圩的圩堤上開始仔細巡堤,這一巡堤就到了第二天早上八點多鐘,就在他疲憊不堪的時候,他發現愛國圩廟塘段圩堤外側水位瀕臨警戒線不到30厘米,大雨還在下著,水位還在不斷的上漲,一想到一旦雨水漫過圩堤,將會危及大楓社區3個居民組120多戶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他立即拿起手機,匆匆向大楓社區書記柏加紅匯報險情情況,請求村兩委立即組織搶險隊伍前來處置。
掛上電話,他立馬回家,喊上左右鄰居一起拿上鐵鍬等工作,對圩堤低洼地段進行填土加固,隨后趕到的鄉村干部查看險情后,決定對低洼圩段進行加高加固,并用雨布對加固地段進行遮蓋,并用磚石壓蓋雨布防止大風吹走。方老二話不說就從家里拿出雨布,和鄉村干部齊心協力鋪在圩段低洼處,并且不顧個人安危隨著大家下到低洼處對雨布進行加固防止圩堤出現塌方。在場的60多名黨員、群眾對他的行為都大為感動,加快手中的工作,在大家齊心協力下,加固工作很快就完成了。
此時,暴雨依然在下,由于河水上漲的過快,大楓社區很多村民組道路都被雨水淹沒,為保障居民群眾出行安全,方老又從家里拿來麻繩和紅色編織袋,憑著自己對每條村民組道路的熟悉度,拉起一條條警戒線…警戒線拉完后,他主動要求加入村里抗洪搶險隊伍,檢測水情,防止險情。
這種情懷,是未雨綢繆,在暴雨洪水中力挽狂瀾!
一個優秀黨員的力量

丁國友,砂橋社區中共黨員、居民代表,自營一家制衣廠,得知社區受災,群眾有難,丁國友立即將生意交給別人打理,自己卻主動請纓到防汛抗洪一線。6月28日,砂橋組丁傳霞家因暴雨積水嚴重,積水已漫入丁傳霞家中,為了確保群眾的安全,砂橋社區決定在丁傳霞家門口挖一個通水口,疏通排水管道。丁國友在接到通知后立即冒雨帶上鐵鍬趕往現場幫忙排險情。
7月5日清晨,暴雨再次來襲,社區干部排查到賣農副產品的殘疾人、低保戶祁義生家時,發現其房屋多處漏雨滲水,外面的積水也漫過了房屋,土磚結構的房屋出現嚴重的磚裂,然而祁義生就是不愿離開。鄰居丁國友見情形不對,連忙上前苦口婆心的勸說祁義生:“你把雨鞋換上到隔壁人家去,這個房子很危險,下雨天哪有人來買農產品呢,少幾天不做生意不打緊的,等雨不下了,你再來做生意也不遲,生命安全最重要啊!”經過一番勸說,在社區干部和丁國友的幫助下受災居民被安全轉移。7月6日上午,又是一輪強降雨,暴雨導致機場大道通往砂塘組的道路被沖毀的險情加劇,社區“兩委”組織工作人員對兩臺排澇水泵現場安裝調試,見形式嚴峻丁國友主動請纓帶著10多位青壯年冒著暴雨,裝土運土,扛沙袋,增高攔水壩。7月8日中午,眉山大聯圩遭遇險情,丁國友在接到通知后,立馬趕往現場,投入到新的戰斗中!
這種力量,是聚成一股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克時艱的磅礴士氣!
在災難面前,總有一種擔當在集聚,總有一種情懷在蓄勢,總有一種力量在爆發,總有一種信念記心間,大水無情,人有情!全區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積極行動起來,亮身份,當表率,不辱使命,沖鋒陷陣,充分發揮出中流砥柱的關鍵作用,堵圩口,筑堤壩,安全轉移被困群眾,用血肉之軀構筑起一道又一道鋼鐵長城,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百姓!(張箭)
上一篇:愛心企業來我區捐贈救災物資
下一篇:楊橋鎮組織人員清理水面漂浮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