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宜秀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日期:2016-05-23 09:42:27 來源: 點擊:
2015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區上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全力推進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全區經濟社會保持了穩定健康發展。
一、綜 合
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經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50.4億元,同比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6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28.8億元,增長8%;第三產業增加值15億元,增長8.5%。第二、第三產業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63.9%和30.5%。地區生產總值中三次產業比例為13.1:57.1:29.8,人均生產總值30617元。
表1:2015年全區生產總值及及增長速度
|
絕對數(億元) |
比上年同期增長(%)
(按可比價計算) |
|
|
地區生產總值 |
50.4 |
7.5 |
|
第一產業 |
6.6 |
3.3 |
|
農林牧漁業 |
6.6 |
3.3 |
|
第二產業 |
28.8 |
8.0 |
|
工業 |
25.9 |
8.1 |
|
建筑業 |
2.9 |
6.8 |
|
第三產業 |
15 |
8.5 |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0.26 |
2.1 |
|
批發和零售業 |
2.3 |
7.1 |
|
批發業 |
1.98 |
7.1 |
|
零售業 |
0.32 |
7.2 |
|
住宿和餐飲業 |
2.8 |
8.1 |
|
住宿業 |
0.7 |
9.5 |
|
餐飲業 |
2.1 |
7.5 |
|
金融業 |
1.15 |
12.8 |
|
房地產業 |
3.45 |
-0.7 |
|
K門類房地產業 |
2.94 |
-2.1 |
|
居民自有住房服務 |
0.51 |
5.0 |
|
營業性服務業 |
1.04 |
13.0 |
|
非營業性服務業 |
3.64 |
15.6 |
|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總量不大,經濟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新引進項目規模效益尚未凸顯,龍頭企業較少,開放程度不高,新產業、新業態需要大力引進和培育。
二、農 業
農業生產形勢總體穩定。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3589公頃,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8470公頃。
表2:主要農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
單 位 |
絕對值 |
比上年增長% |
糧食 |
噸 |
51164 |
13.1 |
棉花 |
噸 |
516 |
-61.2 |
油料 |
噸 |
8088 |
58.3 |
蔬菜 |
噸 |
34769 |
0.5 |
水果 |
噸 |
3728 |
11.4 |
禽蛋 |
噸 |
4650 |
-1.5 |
水產品 |
噸 |
30102 |
5.9 |
主要農產品產量有所增長。全年糧食總產量51164噸,產量增長13.1%;油料產量8088噸,增長58.3%;蔬菜產量34769噸,增長0.5%;水果產量3728噸,增長11.4%;水產品產量30102噸,增長5.9%。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平穩較快增長。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25.9億元,增長8.1%。其中,規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5.1億元,增長8.2%。規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275.2%,比上年下降8.59個百分點。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3.4億元,增長9.7%;實現利稅11.6億元,增長12.6%,其中利潤8.5億元,增長5.2%。
全年實現建筑業增加值2.9億元,增長6.8%。資質以上建筑企業實現利潤0.27億元,增長8.2%。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42.8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42.4萬平方米。
四、固定資產投資
投資增速下降。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8.9億元,增長1.9%。
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第一產業投資4.7億元,增長160.1%;第二產業投資43.5億元,增長26.1%;第三產業投資30.6億元,下降25.5%。在投資中,工業投資43.5億元,增長29.8%。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3.3億元,增長0.6%。億元項目投資15.97億元,下降47.6%。
表3:2015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
絕對值(億元) |
比上年增長(%) |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
78.9 |
1.9 |
其中:第一產業投資 |
4.7 |
160.1 |
第二產業投資 |
43.5 |
29.8 |
第三產業投資 |
30.6 |
-25.5 |
房地產投資 |
13.3 |
0.6 |
億元項目投資 |
15.97 |
-47.6 |
五、國內貿易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24.4億元,增長12.3%。其中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99億元,增長9.8%。分行業看,批發業銷售額48.4億元,增長10.9%;零售業銷售額87.9億元,增長14%;餐飲業零售額4.7億元,增長17.6%;住宿業零售額0.45億元,增長14.2%。
六、對外經濟和旅游業
外貿高出低進。全年進出口總額1.44億美元,增長23.6%。其中,出口1.19億美元,增長57.8%;進口0.25億美元,下降1.3%。外商直接投資下滑明顯。全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995萬美元,下降53.4%。旅游業快速發展。全年接待入境游客1.9萬人次,接待國內游客376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31.8億元。
七、財政
財政結構優化,質量提高。全年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9.02億元,增長2.6%。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79億元,增長8.1%。全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6.5億元,增長29%。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長6.9%,農林水事物支出增長19.6%,文教科衛事業費支出增長17.8%,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增長32.5%,社會保障補助和就業支出增長5%。
八、教育、科學技術
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2015年末,全區有普通中學7所,當年招生924人,在校學生4079人,畢業生1127人。普通小學48所,招生1293人,在校生6631人,畢業生1058人。幼兒園13所,在園人數2539人。教育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達34.99%。科技事業取得新進展。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家,發明專利申請量957件,獲得專利授權量16件.
九、文化和衛生
文化事業繼續發展。全年全區文化產業企業、文化娛樂業、印刷業、工藝品制作業等相關產業總產值18.6億元,測算增加值5.5億元,文化產業占GDP比重11.3%。成功舉辦了黃梅戲票友大賽、鄧石如故里書畫展、文化旅游節、全區廣場舞比賽、全區職工運動會等。
衛生事業不斷進步。年末全區共有衛生機構95個。其中醫院3所、衛生院5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衛生機構床位數224張。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214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張。全區衛生機構人員總數544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519人,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65人,注冊護士195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100.13%。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自然增長率保持較低水平。據計生部門統計,全年全區人口出生率為9.44‰;當年出生人口1567人;出生政策符合率94.32%;出生人口性別比104.57%。2015年末全區戶籍人口164674人。其中,城鎮人口104643人,農村人口60031人。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全區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16470元,增長7.5%。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91元,增長6.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25元,增長8%。
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年末全區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為79192人;城鎮新增就業人數4522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100%;城鎮登記失業率4.5%。創建市級充分就業社區3家,省級陽光助殘就業扶貧基地1家。建設還建房4126套、39.9萬平方米,圣埠三角島、機場大道東側一期棚戶區改造實行房票安置。
上一篇:安慶日報:事關老百姓的事一點都不能馬虎
下一篇: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專題聽取區政府重點項目建設情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