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區各地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為引領,創新各種普法、用法載體,強力推進法治與美麗相結合的美好鄉村建設,在農村基層營造出和諧友善的幸福家園。
“今天把大家請來,理事會代表就是關于我們村里衛生,建立一個長效機制。現在我們有保潔工人若干名的工資支出負擔村里比較重,現在我們村兩委研究之后,通過理事會,是不是對村民每戶收取40元每年,來增加一下保潔工人的收入,我們建議一下。” 8月16日下午, 在楊橋鎮溪安村美好鄉村理事會現場,村委會副主任丁芬韋正在跟村民介紹今天會議內容。
在楊橋鎮溪安村,富裕起來的溪安人開始裝扮自己的美好家園,通過以往帶有村民自治色彩的黨群理事會等各級組織,就是也是利用法律充分保障村民的民主和權益,正在成為老百姓信得過的“當家人”。
依法辦事帶來的是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作為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之一,如今,溪安村的大小事務都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堅持以決策公開、執行公開和結果公開為常態,讓老百姓的各項權益在陽光下得到保障,現在,像這樣的黨群理事會制度已經在安慶市全面建立,正實現了廣大村民都能利用法律充分保障村民的民主和權益,從而積極參與到美好鄉村建設的行列中來。 楊橋鎮溪安村 村民 王華益說,“我們理事會,所有村里大小工作人員,都是有透明度的,都是敞開的、公開化、制度化,都是透明的,群眾看到了也很滿意,所有我們也覺得很高興。”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今年來,溪安村依托美好鄉村建設的工作機制基本建立,規劃體系不斷完善,多元投入機制初步形成,建設成效逐步顯現。通過當地的產業結構調整,依山伴水建起的“溪安酈園”生態農場,讓得村民年收收入翻一翻。同時,溪安村還結合當實際,繪制了美好鄉村、德育教育等文化宣傳長廊,利用農民休閑健身廣場,建立起了一支農民文化娛樂隊,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使得村民的幸福感倍增,美了環境更美了心靈,著力建設秀美鄉村。楊橋鎮溪安村村委會副主任丁芬韋說, “我們村現在所有的大事小事都是讓群眾積極參與,實行民主管理、民主決策,通過村里建章立制,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從而使美好鄉村建設越來越好。”
(方華 陳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