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實干 把宜秀教育夢想放飛南疆——記我區援疆教師王維輕
日期:2015-06-18 10:16:14 來源: 點擊:
2014年8月,我區王維輕老師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克服重重困難,不遠萬里,只身遠赴南疆邊陲和田地區皮山縣。近一年來,他傾心盡力,默默耕耘,在受援的崗位上做出了驕人的成績,深受民族師生的尊敬和喜愛。“教育需要有夢想的人去完成”,我區教師正是用他的真情和實干,堅守在新疆南疆邊陲,把我們宜秀教育夢想在這里放飛!

王維輕老師是安慶市援疆教師當中年齡最大的一位,一年來他經歷了從向往皮山、感知皮山到融入皮山的過程,現為和田地區皮山縣雙語教師培訓中心的《初級漢語聽力》課教師。
少數民族的雙語教育是新世紀經濟社會發展的產物,雙語教師培訓在皮山縣也是新事物。皮山縣雙語教師培訓中心是我省援疆2014年新增項目,主要目的是通過培訓、提高皮山縣中小學教師的漢語水平來推動并提升當地雙語教育的發展。
授命以來,他面對新的教學環境、教學對象和教學任務,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他在南疆惡劣的氣候條件下克服了身體對環境的不適,戰勝了各種困難,工作中勇挑重擔,周課時12節。如他去年剛來皮山時皮膚不小心被感染了,寒假才痊愈,但他從未因此耽誤一節課,受到了同事、學員的好評。他的這一事跡還被寫入《來自第五批安徽援疆支教隊的故事》(2015年4月13日的援疆網·江淮《新疆手抄報》)。如果有同事不能上課,他還主動替他們上課。
面對教員缺乏培訓教學的經驗、教材不配套、參訓學員漢語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他總是跟皮山的同事們說:辦法總比困難多,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我們做不到的。于是他和同事們一起結合各自的教學實際深入研討,不斷探索出有效的培訓模式,還把我們宜秀教育的一些好的做法引入培訓教育中。如:全體教員每學期上一次公開課并互聽互評,以相互借鑒、共同提高培訓質量;以聽、說、讀、寫的系列活動促進漢語課程的教學、檢測培訓教學的質量,先后開展了聽寫大賽、朗誦比賽、聽力競賽、查字典比賽、作文競賽、MHK輔導月及其仿真模擬訓練等活動。這些做法都極大地激發了學員全員參與學習漢語的熱情,提高了培訓教學的效率。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15年5月上旬舉行的MHK考試中,三個班學員幾乎都報名參加了,根據考后調查,其中大多數學員都覺得聽力理解單項成績比以一年前有很大的提升,都達到甚至超過了三級乙等(50分)或三級甲等(70分)的要求。他就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地在摸索中前行,他的初級漢語聽力課教學也越來越得到同事和學員的肯定和好評。
此外,他結合近一年來的培訓教學經歷,撰寫了一篇論文——《有效聽力教學培訓之管見》,對皮山縣雙語教師的漢語聽力培訓教學具有一定的指導、借鑒和參考價值。他的經歷是初探也是奠基,作為皮山縣雙語教師培訓的拓荒者,將會在我市乃至我省教育援疆史冊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相信越來越多的后續者會沿著他的探索的足跡繼續前行,南疆皮山雙語教育一定會迎來百花盛開的春天。
一年的援疆任務即將圓滿結束,2015年5月10日,中央政治局委員、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同志蒞臨皮山安徽援疆指揮部駐地,與王維輕等援疆教師座談時提出讓援疆干部人才“把精神長留新疆”。我區援疆教師王維輕正是用他的工作實績把我們宜秀教育的精神長留和田、皮山,讓我們宜秀教育的夢想在放飛祖國的南疆邊陲。我們期待著他載譽歸來!(區教育局辦公室)
上一篇:省教育廳推崇我區“彩虹橋”先進經驗
下一篇:區教育局借力“三線三邊”整治 提升基礎教育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