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網信辦指導網絡大講堂第六期開講
8月3日,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央視網策劃制作的《網絡大講堂》系列原創公開課第六期《媒體融合下的輿論生態》上線播出。本期節目邀請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沈陽教授,以網絡熱點事件引發的互聯網輿論為切入點,從傳播學角度分析網絡謠言產生的原因、途徑、危害及預防,闡述網絡輿論的引導方式、方法、理論。
節目通過對數據、圖表等資料的詳實講解,深度剖析了“食鹽能抵御核輻射”這一網絡謠言經典案例,并從網絡謠言的產生背景、各地搶鹽狀況、事件應急措施、事件引發的網民輿論以及事件謠言特點五個方面論述,細致解讀了網絡謠言的成因,引導觀眾辨別信息真偽。
節目還結合過往謠言實例總結揭示出“別有用心型”、“吸引眼球型”、“摻雜利益型”、“以訛傳訛型”、“愛心詐騙型”、“封建迷信型”等六類謠言,同時重點介紹了各大網站的辟謠機制和社會辟謠平臺,為網民辨別和防范謠言危害提供可靠途徑,向網民普及了必備的網絡防護技能知識。
央視網有關負責人表示,網絡大講堂系“2015中國好網民系列活動”的重點項目之一,制作本期節目旨在讓網民充分認識網絡輿論,提高對網絡謠言的辨別能力,以寓教于樂的形式提升網民媒介素養,讓爭做“四有”好網民的理念深入人心。
據了解,《網絡大講堂》主打輕松、自由、開放的節目風格,面向以青少年為主的互聯網活躍群體,今年以來已經上線發布《網絡安全漏洞的罪與罰》、《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絡道德從心開始》、《網絡文化源于網絡歸于文化》、《創新驅動的互聯網黃金時代》等五期節目,同時在多省電視臺陸續播出,形成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互補的傳播格局,持續發酵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