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21日在巴基斯坦議會發表題為《構建中巴命運共同體開辟合作共贏新征程》的重要演講,高度評價中國同巴基斯坦的全天候友誼和全方位合作,強調中巴要不斷充實兩國命運共同體內涵,為打造亞洲命運共同體發揮示范作用。(2015年4月21日 中國政府網)
中巴友誼源遠流長。早在2000多年前,絲綢之路就在中巴兩個古老文明之間架起了友誼的橋梁。巴基斯坦是最早承認新中國成立的國家之一。1951年5月21日,中巴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建交以來,兩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睦鄰友好和互利合作關系,而且經過兩國領導人及人民多年的努力, 現成為中國最堅定的盟友。 演講中,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巴要守望相助、深化戰略合作,中巴要弘義融利、實現共同發展,中巴要心心相印、堅持世代友好,中巴要風雨同舟、共對安全挑戰,中巴要勇擔責任、加強國際協作”之“五要觀”,將一個大國對友好鄰邦的深情厚誼、真心守望、責任擔當、未來發展、互惠共贏的藍圖坦蕩蕩地鐫刻在歷史的時光機上,為中巴兩國前進指明了嶄新的方向,為兩國之間的友誼夯實了強大的基礎。
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中國始終堅持合作共贏的理念,堅定不移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尤其愿意同中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強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發展更好地惠及周邊國家。習近平主席訪巴,用行動向世人展示中巴友誼,同時也向世界展示了盛世中國堅定不移地愿意同世界各國一道走和平發展、互惠共贏的戰略之雄心,展現了一個大國熱衷和平與發展的雄偉風范。
當代,中國人民正在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夢不是大國逞強夢,不是大國孤傲夢,更不是大國無友夢。中國夢恰恰同時是追求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世界夢。中國愿同包括巴基斯坦在內的南亞各國和睦相處,尤其愿為南亞發展添磚加瓦。中國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就是要通過自身努力,加強同沿線各國互聯互通,實現共同發展。
習近平訪巴重要演講展現出中國大國風范。中國不斷通過展現大國風范,讓全世界感知中國在追求實現中國人民福祉的同時,也在追求各國人民共同的福祉,讓世界相信中國夢,認可中國夢,攜手中國夢,進而更好地推進睦鄰友好鄰邦互惠共贏。(李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