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安徽安慶市宜秀區五橫鄉,首先最容易聯想到的是被國人所熟知的書法大師鄧石如和“兩彈元勛”鄧稼先的故里。如今,在享有“國朝第一”美譽的清代書法大師鄧石如的影響下,五橫鄉擁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和豐富的藝術內涵。近年來,不少農民書畫家脫穎而出,書畫藝術已化身一方樸實典雅的民風,吹遍鄉間每個角落。七一前夕,記者走進了這個書畫氣息濃厚的“書畫之鄉”,感受它的文化底蘊。
6月25日,在書法大師鄧石如和“兩彈元勛”鄧稼先的故里,這里正在舉行一場農民書畫筆會。“翰墨書黨恩,丹青繪忠誠,我想把這幅作品獻給黨的93周年生日“。 眼前正在進行書法寫作的不是專業的書法大家,而是五橫鄉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他叫吳松奎,在建黨93周年之際,吳松奎潑毫弄墨,書法對黨對祖國的無比熱愛,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他感到無比的喜悅。 吳松奎告訴記者, 因為我們這地方有鄧石如這樣的大家,我們從小受書法的影響和熏陶,使我們不少青年人漸漸地愛上了書法,從而對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五橫鄉是“千年一人”鄧石如的故里,具有深厚的書畫傳統。據了解,這里的村民受了鄧石如的影響,都偏愛舞文弄墨。鄉內書畫人才輩出,他們既能扛著犁頭下地,亦能拿起筆桿做書畫,涌現出許許多多優秀的書畫作品。記者看到村民們創作的書畫作品掛滿了墻頭,大氣磅礴的山水畫,奔放的草書,飄逸的行書,無一不令人驚嘆。鄧敦華是當地一名土生土長的農民,老人現年68歲,家里種了3畝來田,每天做完農活便寫上兩手字,感到十分的舒心。
五橫鄉農民書畫家 鄧敦華說, 像我這么大年齡,在家里種幾畝田也是自食其樂,另外空余時間就搞文化活動,補充精神食糧。
如今,在 五橫鄉活躍著100多名農民畫家,他們“脫掉鞋子就下田,洗掉泥巴就作畫”,業余創作的畫作在全國、省市參展并頻頻獲獎,成為推動區域文化建設的一支生力軍。每逢節假日或農閑時節,這些農民書畫愛好者便常聚集在文化站里交流書畫技藝,豐富業余生活。五橫鄉宣傳委員劉曉燕說 , 近年來,隨著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不斷豐富,尤其是我們鄉里農民書畫日漸形成濃厚氛圍,鄉黨委政府為了培育農民文化,經常性組織開展筆會,書畫攝影展活動,為他們搭建交流平臺,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
(劉曉燕 方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