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一大早,在大橋街道芭茅巷社區居民張清仲家里,醫生正在給他進行血壓測試,并告訴他如何有效控制好高血壓。大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汪華兵告訴老張說,你血壓要想控制好, 必須按時按量吃藥, 飲食要吃清淡一點。在嘗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好處的芭茅巷社區居民張清仲高興地說,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后, 打個電話醫生就上門服務,現在 就醫非常方便。
今年以來,大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轉變服務模式,自5月12日開始,全面啟動“家庭醫生”簽約式服務工作。成立了7個社區衛生服務團隊,每個團隊由全科醫生、社區護士、公衛人員、支持人員(村醫)4-5人組成。以轄區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慢性病人、重性精神病人等為重點服務對象,分片包干,建立“家庭醫生服務聯系卡”,為他們提供各種便捷健康服務,基本實現“戶戶擁有自己的家庭醫生,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據大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 江建華介紹, 簽約后居民除享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外 ,還能享受個人健康評估和規劃, 健康信息早知道 ,分類服務我主動 ,貼心服務我上門等個性化服務, 特別是對空巢、行動不便老年人提供上門健康咨詢和指導服務。
為讓民生工程深入人心,大橋街道積極籌措資金,提前發放群眾獨生子女保健費,讓群眾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惠民政策。就在當天上午,芭茅巷社區計生工作人員正在挨家挨戶上門告知居民及時到銀行領取獨生子女保健費。 大橋街道計生辦主任 劉克根說,今年大橋街道積極籌措資金49萬元 ,提前將獨生子女保健費發放, 共惠及群眾2750戶。
2014年,大橋街道加快推進民生工程實施進度,大橋街道辦事處大力推進民生工程,明確各項工程的責任單位責任,加強督促檢查,強化效能督查,建立工程進展情況通報制度,工程進展順利。大橋街道黨委副書記 辦事處常務副主任 劉宏林表示, 抓民生就是抓發展, 抓民生就是保穩定 。2014年大橋街道精心組織, 認真謀劃, 計劃實施民生工程21項, 投入資金400余萬元, 目前21項民生工程已全部開工 。下一步大橋街道將加強領導, 創新管養機制, 加大資金籌措力度, 強化措施, 力爭在協調推進上取得新進展, 在長效機制上取得新突破, 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劉克根 李晶云 方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