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區農業部門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春季農業生產服務季活動”,組織農技員到田間地頭,實實在在為群眾解決在生產中碰到的困難和問題,將農技農機推廣最后一公里變成零距離。
4月23日,宜秀區大龍山鎮農業種植大戶余興明正在組織工人對成片的農田進行翻耕整理,機器聲轟隆,工人們忙碌不停。
天一晴,宜秀區農業部門就組織農技農機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種植大戶、農民朋友抓早翻耕田地。據區農機專家章來安介紹,近段時間陰雨連綿,讓種植戶們耽擱了不少農事,可是充沛的雨水也讓田地喝飽了水,田地上的雜草生長的也是十分茂盛,通過翻耕田地,一個月后地里的雜草就會發酵成有機肥,正好趕上插秧,也更加有利于秧苗生長。該區種植大戶余興明說,經過技術專家提醒后,我們利用晴好天氣,立即組織多臺機器對這幾百畝田進行翻耕,為下一步機插秧做好準備。
為幫助種植大戶、農民朋友們科學預防小麥赤霉病發生和保證小麥高產。就在同一天,該區農業局、農機局專家組還來到種植大戶的小麥田里,對春季雨后小麥田管工作進行指導、支招,并現場對噴藥、防治小麥赤霉病的農戶進行技術指導。該區種植業局高級農藝師江和平說,現在是小麥赤霉病發生的關鍵時期,我們農技人員深入到各個鄉鎮現場指導大戶搞好赤霉病的防治,讓大戶增產增收。經過指導后的種植大戶潘永白高興地說,由于近期連陰雨的天氣,使小麥容易發生赤霉病,今天區農業技術專家來給我們指導,我們對今年小麥的穩產增收又有了信心。
在服務季活動中,宜秀區組織50多名農技、農機人員分成6個技術服務小組,分赴全區6個鄉鎮生產基地、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農民朋友家中,面對面地提供“育秧、翻耕、節水灌溉“等技術指導,幫助群眾解決實際難題,幫助農民和種植大戶們增產增收。
( 胡云霞 丁厚祥 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