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下午,宜秀區召開政銀企懇談會,鼓勵區直相關部門做好牽線搭橋工作,當好銀企合作的橋梁和紐帶,促進政銀企合作三方共贏,切實幫助民營企業解決融資難。
這只是今年宜秀區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把企業的所思所想、所思所盼作為開展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心實意幫助企業排憂解難、助推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宜秀區結合正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服務企業水平,實行“一企一策”,大力開展“三送三促進”活動,即“送點子、促企業理清發展思路,送獎勵、促企業科技創新,送人才、促企業解決實際難題”,助推企業快發展優發展。
早在今年春節上班第一天,宜秀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第一時間趕赴轄區內各個企業走訪調研,深入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現場辦公,專項分析,為企業理清發展思路、調整產業結構、找準發展路子。此外宜秀區還緊緊結合正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召開政銀企懇談會,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組織開展“進企業入車間”活動,認真收集轄區內企業發展中意見和建議,通過協調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實際困難。
與此同時,宜秀區大力推進和實施商標戰略,制定扶持工業經濟發展舉措,鼓勵轄區企業創建品牌,推進企業做大做強。2月14號,召開全區實施商標戰略推進會,對8家獲得省著名商標和6家市知名商標企業給予一至五萬元不等的獎勵。
為給區內企業多層次、全方位、全覆蓋的服務,摸清企業當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幫助企業解決最需要解決的難題。這個區還積極開展“千名干部進企業”活動,從今年2月下旬起,選派50名干部,組成25個服務組,進駐全區50家非公有制企業,主要是小微企業以及第一批部分需要繼續派駐服務組的規模以上企業,開展為期半年的幫扶服務活動,重點幫助協調解決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中的突出問題。安徽華晶機械公司是落戶于宜秀區的企業,目前,公司研發的非晶軟磁千噸線已進入自動卷取試驗階段,為解決發展中的資金瓶頸,該區工信委工作人員積極幫助企業先后爭取到“雙保”獎勵及省技改專項資金等各項政策,指導公司申報省重大項目扶持資金工作,華晶公司以生產非晶軟磁設備和空壓機及氣源設備等,已取得國家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1項,發明專利2項。據安徽華晶機械公司綜合管理部部長姚雙進介紹,我們這個重大項目如果申報成功,大約有30萬元的資金獎勵,再加上前期區工信委幫助我們申報的項目獎勵以及省專項財政資金大約有60萬元三項資金的落實,將為公司下一步產品研發和科技創新帶來巨大的動力,為公司下一步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中,宜秀區還積極踐行群眾路線,以“三嚴三實”為標尺,著力深化政府效能建設,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扶持工業經濟發展的試行辦法》,對企業在科技創新、新興產業、土地集約利用等方面給予“真金白銀”獎勵。同時,大力扶持轄區民營企業發展,康明納包裝公司是一家生產醫療器械滅菌包裝的企業,為幫助企業做大做強,該區工信委將它列入2014年重點調度企業之一,成立工作組,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發展中的難題。這家公司總經理龍其成高興地說,目前政府幫助我們解決了方方面面實際上遇到的困難,這說明政府在指導幫助我們企業發展中作用越來越大,去年我們完成產值5000萬元,申請專利17項,今年我們有信心完成產值8000萬元以上申報專利10項以上。宜秀區工信委主任陸超表示,今年我們將按照區委、區政府部署,著力打造小微企業產業園,新建標準化產房30萬平米,重點調度30家徽商企業,全方位跟蹤服務推進英德利安慶機床廠、帝雅公司等企業上市工作,培育華晶機械、康明納包裝等企業創新創牌。
今年宜秀區將按照“產業集聚、資源集約、功能集成”的要求,強化轉型升級,創新驅動,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及2.5產業,全力打造宜秀都市產業園,加快“556國際電子商務園”建設,著力形成“一區多園、多園聯動”的集聚效應,預計全年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6.5%。
(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