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戰略之頁網站5月1日報道】題:中國尋求“尼米茲”時刻
在中國,官方媒體最近刊登了一名資深海軍上將否認中國正在建造第二艘航母的講話,但另—艘更大的航母正處于計劃階段的說法得到證實。首先從第—艘航母(“遼寧艦”)獲得盡可能多的經驗,然后再最后確定第二艘航母的設計將具有重要意義。
排水量達6.5萬噸、長305米的“遼寧艦”進行了一年多的海試。其間,“遼寧艦”在海上航行了大約4個月。所有這些都是為始于6個月前、最后取得成功的飛行活動做準備,盡管中國建造的殲-15戰機在參加“遼寧艦”這些活動的同時仍在進行微調。中國去年證實,“遼寧艦”將主要扮演訓練艦的角色。中國顯然打算在“遼寧艦”上部署多達24架噴氣式戰機和26架真升機,并利用“遼寧艦”為將要建造的另外至少4艘航母訓練飛行員和其他專業人員。同時,“遼寧艦”上的人員和裝備還將按照作戰艦的標準來配備。
中國新的“更大的航母”可能會類似于美國最近退役的“企業”號航母。“企業”號是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也是后來面世的“尼米茲”級航母的原型艦。“企業”號的設計非常昂貴,當時僅建造了一艘。“企業”號比后來面世的“尼米茲”級稍長,但比后者輕(“企業”號和“尼米茲”級的排水量分別為9.2萬噸和10萬噸)。“企業”號于1961年服役,比“蘭利”號(1923年)晚了近40年。在美國第一艘航母“蘭利”號下海之后的20年間,航母艦載機發生了巨大變化。盡管二戰后創新放緩,但重大變革一直持續到上世紀50年代(噴氣式飛機和核動力航母等均在那時出現)。然而在接下來的半個世紀中,航母的基本設計沒有任何重大創新。這算不上什么問題,因為事實已經證明這些航母非常有用,至少對美國海軍而言。使用這種大型航母的只有美國海軍艦隊。不斷需要立即將空中力量投放到世界任何角落的也只有美國。
更重要的是,自1945年以來,沒有哪個國家的海軍能對美國的航母力量構成挑戰。蘇聯曾建造新型反航母武器,也曾制定使用這些武器的計劃,但美蘇之間從未爆發戰爭。中國正在建造航母,但致力于擁有大量航母并非用來對付美國,而是為了恐嚇鄰國。
【日本《東京新聞》5月2日報道】在去年11月舉行的大會上,黨的領導層宣布要建設海洋強國。據認為,為了追趕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海軍力量,中國將加緊建造航母戰斗群。
解放軍傳統上重視陸軍和導彈部隊。但今后中國將建設“陸海復合型國家”,通過航母戰斗群等充實海軍力量。
中國海軍此前改造了前蘇聯建造的“瓦良格”號航母,并將其命名為“遼寧艦”。“遼寧艦”在去年9月服役后,一直在進行艦載機起降訓練。這是中國的第一艘航母,但被定位為訓練艦。中國今后將迅速建造國產航母,以實現建設“海洋強國”的目標。在此過程中,與周邊各國的摩擦可能會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