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21日沒有參拜,但以首相名義供奉祭品。
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就安倍內閣成員的行為表達憂慮,批評這一做法會“無法避免地”影響日本外交關系。
大臣參拜
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國家公共安全委員會委員長兼綁架問題擔當大臣古屋圭司、官房副長官加藤勝信21日參拜靖國神社。
麻生當天晚間參拜,隨后拒絕接受媒體采訪。
日本共同社報道,麻生在前殿鞠躬,而當天上午參拜的古屋進入正殿。
古屋接受日本媒體采訪,聲稱自己以“國務大臣”身份參拜,叫囂參拜行為“理所當然”。而官房副長官加藤稱,自己以“私人身份”參拜。
總務大臣新藤義孝20日參拜靖國神社,是首個公開確認參拜的安倍內閣成員。他稱,以“私人身份”參拜,“搶”在春季大祭前一天參拜是因為21日有公務。
按日本媒體的說法,靖國神社4月21日至23日舉行例行春季大祭。
由日本跨黨派國會議員組成的“大家都來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之會”打算23日集體參拜靖國神社。
安倍21日向靖國神社供奉名為“真榊”的祭品,在這棵樹上以“內閣總理大臣”的頭銜署名。
多名日本政府官員先前稱,安倍不會在春季大祭期間參拜靖國神社,原因是他期望修復日本與中國和韓國的關系。安倍的這一做法有先例。他2006至2007年首次出任首相期間,在2007年4月以“內閣總理大臣”名義供奉祭品。
本月14日、即春季大祭一周前,安倍訪問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發生激戰的硫磺島,參加戰死軍人悼念儀式,視察戰死軍人遺骨收斂工作。當時有日本媒體解讀,安倍可能意在以訪問硫磺島“代替”參拜靖國神社。
按共同社的說法,安倍政府就參拜靖國神社采取“曖昧”政策,即事先不表態是否參拜,事后不透露有無參拜。就春季大祭期間內閣成員是否會參拜,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19日表示,政府對這一問題不會表態,由內閣成員自行決定。
安倍去年10月作為時任在野黨自由民主黨總裁參拜靖國神社,受到亞洲不少國家批評。
靖國神社位于日本首都東京千代田區,供奉有包括東條英機在內的14名二戰甲級戰犯牌位。長期以來,日本部分政客、國會議員參拜靖國神社,導致日本與中、韓等亞洲國家關系惡化。
安倍所在自民黨的執政伙伴、公明黨黨首山口21日表示,無論安倍政府“作出怎樣的解釋”,內閣成員參拜靖國神社“都無法避免地對外交構成影響”。
路透社和法新社均認定,安倍內閣的做法將“刺激”日本與中、韓的關系。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3月2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靖國神社問題事關日本是否能夠正視和反省過去那段侵略歷史,是否尊重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受害國人民的感情。中方希望日方切實恪守迄今在歷史問題上作出的表態和承諾,以實際行動取信于國際社會。
韓國方面多次敦促日本政府以負責任的態度“正視歷史”。韓國總統樸槿惠3月1日強調,日本就歷史問題“深刻反省”是兩國建立互信的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