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像協會數字音像工作委員會昨天在其官網發布了《構建風險共擔的網絡音視頻版權交易產業鏈倡議書》。倡議書透露,中國音像協會數字音像工作委員會今年將逐步推廣應用國家數字音像傳播服務管理平臺,以構建公平的市場機制,實現音像版權交易公平,并打擊網絡盜版及非法傳播的行為,用更加合理的方式維護版權人的利益。
構建風險共擔的網絡音視頻版權交易產業鏈倡議書(全文)
改革開放30年,音像產業為我國經濟和文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音像產業已成為我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音像產業在新技術、新媒體的推動下,數字化轉型和升級勢在必行。
然而,現階段音像產業在向數字化轉型升級過程中卻面臨著諸多問題,如缺少政府管理的、權威的版權交易市場及相應的市場規范、標準、管理手段,版權的交易和使用行為混亂無序;缺乏公開、透明的監管機制,滋生壟斷,導致市場缺乏公信力,造成音像企業處于弱勢地位,嚴重影響企業創新能力;盜版泛濫,使市場環境日趨惡化,侵犯版權、損害版權人合法利益,影響創作熱情。
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不但會影響我國音像產業的轉型升級,而且會影響我國互聯網音視頻產業的健康發展。現在社會輿論把版權問題的矛頭過多地指向內容經營網站,而根據調查,大部分網站都為版權審核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為內容正版化投入了大量資金,但現階段網站仍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所面臨的各種版權問題,也無法從內容正版化過程中獲得更多商業利益。
由于互聯網音視頻產業缺少公平、公正、有效的市場監督管理機制及手段,造成了著作權人和內容經營商之間普遍缺乏誠信合作,使產業發展面臨兩種不可調和的矛盾:風險或全部由上游承擔,僅僅支付給著作權人保底金額,此后便可以無限制復制,按觀眾喜好程度的點擊量分成付費也就無從談起,優秀的文化商品價值難以體現、快餐文化制作模式盛行;風險亦或全部由下游承擔,一次性版權高價買斷,造成版權越賣越貴,內容經營商買不起正版。這也是造成我國在互聯網音視頻產業幾乎沒有成功的商業盈利模式和可良性循環的產業模式的根源。
為了促進音像產業的轉型升級,并帶動互聯網音視頻產業的健康發展,中國音像協會數字音像工作委員會廣泛深入地開展市場探索、研究論證等多方面工作,希望以出版理念來解決互聯網音視頻產業發展所存在的關鍵難題。因此,中國音像協會數字音像工作委員會“十一五”期間,在新聞出版總署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聯合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北京郵電大學等單位共同建立了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領先、世界先進的產業技術服務平臺,即國家數字音像傳播服務管理平臺。
中國音像協會數字音像工作委員會今年將在新聞出版總署的領導下,在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逐步推廣應用該技術平臺,以構建公平的市場機制,實現音像版權交易公平,并打擊網絡盜版及非法傳播的行為,用更加合理的方式維護版權人的利益。
在世界知識產權保護日之際,同時響應今年“綠書簽”行動,我們呼吁廣大的音像版權人、內容創作企業、音視頻網站經營者、運營商等與我們攜手合作,在新聞出版總署的領導下,依托新修訂的《出版管理條例》及《音像制品管理條例》,為產業發展及建立公正、平等的產業監督機制貢獻自己的力量,共建和諧的數字音像產業發展環境,促進互聯網文化產業發展。同時,我們也呼吁國家提高對數字音像產業的重視程度,對于產業發展給予更多的扶持,加速相關政策法規的推進,加大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相關技術及標準的研究制定,提升我國互聯網文化產業的競爭力。
讓我們一起行動,構建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網絡音視頻版權交易產業鏈,為互聯網創造一個有生命力的、純凈的、充滿希望的綠色文化環境!
中國音像協會數字音像工作委員會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