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發現含甲醛血旺
2011年3月17日,重慶市工商局的執法人員在九龍坡區含谷鎮華新村一處農舍查獲了2000公斤待售血旺,這些血旺每公斤含甲醛量為100毫克。工商部門責令生產者停止生產,并緊急通知對全市所有超市、農貿市場銷售的血旺進行檢查。
知情人透露,血旺中摻入甲醛后,不但形狀好看,吃起來也更勁道,所以在市場上大行其道。重慶市工商局有關負責人坦言,市場上究竟有多少血旺是合格的,多少是含甲醛的,無從掌握。只有廣泛發動群眾,積極監督舉報,才能從源頭上確保安全。
◆瘦肉精豬肉流入雙匯濟源公司
2011年3月15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特別行動節目曝光了雙匯在食品生產中使用“瘦肉精”豬肉,市場嘩然。新聞曝光的濟源雙匯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濟源市,以生豬屠宰加工為主,有自己的連鎖店。銷售人員介紹,店里銷售的豬肉基本上都來自濟源雙匯,嚴格按照“十八道檢驗”正規生產。然而,十八道檢驗并不包括“瘦肉精”檢測。農業部日前發布消息,河南全省生豬“瘦肉精”排查已基本完成,從實際情況看,河南發生的“瘦肉精”案件是個別縣市的少數人明知禁用仍違法生產、銷售和使用引起的,屬于個案。
◆三聚氰胺重現市場
2010年1月底,貴州省衛生廳發布“黑名單”,確定上海熊貓乳品有限公司、山東淄博綠賽爾乳品有限公司、遼寧鐵嶺五洲食品有限公司和河北唐山樂亭凱達冷凍廠的部分產品存在三聚氰胺超標問題。有關部門證實這些食品使用了2008年未被銷毀的問題奶粉作為原料,案件已被依法查處。
二、專家觀點及建議王錫鋅是行政法領域的知名學者,今年初剛剛入選第六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因為對拆遷變法、政府信息公開的推動為公眾熟知。他同時十分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并參加了食品安全立法的討論。
“政府的監管不是萬能的。”在接受本報專訪時,王錫鋅表示,強化食品安全,應該突破政府單一監管的模式,轉向政府、消費者和社會三位一體相互協同的監管模式。
王錫鋅:食品安全法實施不滿兩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就組織兩次執法檢查,說明了立法機關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高度關注。執法檢查很重要,檢查的是法律實施的情況,看各地執法部門執行得怎么樣。當然,同樣重要的是執法檢查要講求實效,以最有效的方式開展。
當然,僅僅談政府監管也不行,政府的監管不是萬能的。作為彌補,需要引入“權利的監管”。由政府進行的監管是“權力的監管”,而由消費者進行的監管則是“權利的監管”,通俗地說就是走群眾路線。引入消費者的監管,可以通過強化幾種制度來實現。
一是食品質量信息的強制披露制度,現在我們有這個制度但是落實得不夠。比如各種添加劑的成分和含量,要不要標注得更加詳細?通過這些信息的強制披露,可以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
二是要有一條舉報響應熱線,消費者只要獲得了食品安全風險的信息,就可以去舉報。這個制度現在也有,所以我說的是強化,就是真正激活它。消費者不只是監督食品的生產者經營者,還要監督執法機關。一旦他舉報了但沒有執法的跟進,民眾也有權對監管部門的不作為追究責任。
第三個是繼續加大違法成本。食品安全是復雜的社會問題,理想的狀態應該是所有生產者經營者都有良好的道德感和社會責任感。道德建設一方面要靠教育,另一方面還是依賴于強化執法,不然就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守法經營的人反而會被淘汰出去。